第122章(第2/5页)

贤妃见状默然,想了想,又道:“你姐姐年长于你,又常年精于弓马,今年行走在外,想来也添了不少历练。你尚且年少,历过的事少,并不必为了今日没能出力感到懊恼。”

胤禔低着头,好一会才闷闷地道:“是,儿子省得了。”

娜仁在那日后便开始“卧床养病”,听闻她是惊惧过度又兼急火攻心的缘故,众人便觉了然——笑话,你家姑娘和大虫打架,你不心慌?

以皇贵妃之尊抱病,她的营帐里自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地热闹,娜仁耐不下性子应付,又不好直接回绝人家的好意,何况其中相熟的不算,还有许多与她沾亲带故的,不好回绝。

还是皎皎做了救星,每日在娜仁这边招待来客,叫娜仁轻省不少。

如此几日,每有来客,见娜仁面上都淡淡的,便知道这位是嫌麻烦了。

熟悉她的秉性的便默契地不再来打扰的,不熟悉的总有会看人眼色的,再不会看人眼色的……那就只有皎皎来招待了

皎皎如今凶名正盛,便是她温暖和煦地笑着,也总有命妇觉得下一刻她就要捏住自己的脖子,便呐呐不敢烦人闲言了。

如此,娜仁才算得了清静日子。

这日下晌,佛拉娜端着甜汤来叫她,见她靠在榻上看书,只皎皎与安隽云坐在一旁,一个对着娜仁嘘寒问暖,一个低着头安静地削着苹果上的皮。

她不由得笑了,道:“前几日看你不耐烦了,我也不来了,今儿听说上午没几个人过来,我才斗胆来看看。这是太后交代我端来的甜汤,淑慧公主的儿媳妇做的,吃着倒是不错。”

“都和淑慧公主的儿媳妇打上交道了?那位札萨克郡王妃好相与吗?”娜仁问她。

琼枝捧着墩子过来请佛拉娜坐下,佛拉娜一面坐,一面笑,“甭管私下里怎样,在咱们这些人面前,还不得温和恭谨谦卑和煦地笑,摆出好相处的姿态?我也不管她真正是如何的性子,左右她便是真有性情爆如雷的时候,我儿皎娴贵为皇家公主,还有她向皎娴发火的份?”

单听她这话,便能知道那位郡王妃的性子只怕不大尽如人意。

“正解!”娜仁拍拍她的肩,道:“而且淑慧姑母与她儿媳妇不对头,也就大面上过得去,私下里也有些不满碰撞,等皎娴嫁过去,一个是儿媳妇,一个是娘家侄孙女,你说淑慧姑母向着谁?”

佛拉娜抿唇轻笑,道:“你这话有理。”又关切地问:“身子怎样了?好些年没见你的面色这样难看了,怎得忽然就犯病了?你这病可有许多年未发了。这几日见皇上颇为自责的样子,兴致一直不大高。”

娜仁一时默然,只觉无奈。

随着娜仁身体逐渐转好,康熙那边也开始雨过天晴,最后在回京前敲定了皎娴与乌尔衮的婚事。

但也只是赐婚,康熙说要再留皎娴几年,约莫成婚也得再过二三年了。

康熙一日不示意,钦天监一日不会动工,成婚便遥遥无期。

回京之后已然入冬了,宫中仍然各过各的日子,各有各的忙碌。

虽然成婚遥遥无期,公主的嫁妆却是要提前开始预备的。佛拉娜对此怀有十二分的热忱与用心,已经开始准备。

宫中嫁过不少和硕公主,一切都有旧例可循。

没错,康熙在赐婚之前便先加封皎娴为和硕荣宪公主。荣宪二字做封号本也是极好的美号了,不过皎皎的嘉煦珠玉在前,不免有自以为聪明人在心中暗作比较然后下结论,对皇上更宠爱哪位公主长篇大论。

好在佛拉娜是不在意这个,皎娴是不会与皎皎争风吃醋,外头的风言风语并没有打扰到母女两个,她们仍旧怀揣着喜意忙碌着。

佛拉娜要为皎娴预备嫁妆,皎娴也开始学习理事,直到转念二月之前,皎皎人一直在京中,常带着她在外头宗室、命妇圈内行走,也会混了个脸熟,叫皎娴学到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