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5页)

“好,我叫茉莉多预备两个菜。”娜仁点点头,没等她吩咐使眼色,便有腿脚快的小宫女去后头传话。

留恒应当是把康熙说通了的,看他的态度,娜仁就知道没问题了。转身的空档,娜仁看向留恒,见他转头与楚卿交谈,眉宇之间颇有几分关切,心中啧啧两声,暗道这小子还是个疼媳妇。

楚卿倒是好涵养,即便在皇帝驾前,也没有多么的惶恐不安,看起来竟比她母亲还要从容两分。

康熙何许人也,注意到之后便放下心,对这门婚事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了。

要说楚卿的身世,是不如人意,但留恒如今已是铁帽子王,如今屡屡立功却封无可封,他在位时还好,只怕日后新君继位,留恒会受新帝忌惮。

若是如此,留恒娶妻,比起京中大族之女,竟是寒门出身更为合适。楚卿的身世……虽有些过,倒也更叫人放心。

康熙自己就是皇帝,对处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会生出何等的猜忌之心太过了解。

也因此,他即使不甘,也只能成全这门婚事。

若说来到永寿宫之前,他还想着怕是留恒为求日后生活安稳、新帝放心,而委屈了自己,但见了楚卿之后,他又觉着倒也未必了。

这姑娘看起来倒是个拿得起立得住的。

虽如此说,康熙本心里还是觉着委屈了侄儿,暗想着要从别处弥补回来。最后的结果就是留恒得了京郊小汤山的一处庄子,庄子不大,但就在行宫附近,是康熙最早年私人买下的,后来也未曾并入行宫当中,尚且存留着。

这些年一直没怎么派上用场,康熙本打算给皎皎做陪嫁,但皎皎从他那讨要去别的东西,却没要这庄子,最后还是留在他手里。

如今给了留恒,倒是正好。

这是后话,庄子后来也是在留恒与楚卿成婚时才交给他的。只说当下,用过晚膳后,众人在花厅里坐着吃消食茶。康熙态度很和煦地与后被召进宫中的陈老爷说了几句家常话,又问了问他家里在南边现做什么营生。

在皇帝驾前,陈老爷肉眼可见地有些拘束局促,但回答得还算有条理。

娜仁听了,也知道了,这位陈老爷曾考中过举人,后来未曾再向上考,而是开起一家私塾教书;陈夫人经营着一家胭脂铺子,生意还算不错;楚卿的兄长前几年考中进士,如今外放做官。

说到这里,康熙笑着,似乎只是随口一说地道:“陈学卿,朕记得他,文章做得很不错,在任上做得也不错。他在那边也有三年了吧?今年年底正经可以动一动。”

陈老爷和陈夫人为此激动不已,康熙却不再提这个,他们二人也只能按捺住心绪,绷着神听康熙说话。

倒是楚卿落落大方地替兄长谢了恩,说了一番如“家兄蒙受皇恩信任,理应为万岁尽心办差,为国为民做事”的漂亮话。

康熙似乎笑看她一眼,然后对陈老爷和陈夫人道:“你们很会教养孩子,这一双儿女都极为出挑。”

仿佛只是信口闲谈,娜仁却清楚,这句话很快便可以从永寿宫中传出去,在紫禁城与京师中,为这位未来的纯亲王福晋好好地立一立名。

既然家世上欠缺了些,从别处补回来便是了。

瞧康熙那样子,也是这个意思。

娜仁面带微笑,心中已然做好了盘算。

随即康熙又说起了二人成亲事宜,陈家二老上京也正是为此,当即提起精神来,细听康熙所言。

婚事自然是男方家主导的,但女方家的意见与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

陈家在南地,姑娘若是从南边出嫁,便会有许多麻烦需要解决;若是从京师嫁,则也会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

好在皇家最不怕的就是麻烦,底下的人足够多,总有人能够想出解决所有麻烦的方法。而留恒为了娶媳妇,也参与进这项“凡人”的讨论中,再不似从前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