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4/5页)

他这个年纪,说是孩子未免有些幼稚了。娜仁也没想到他会这样说,还说得如此真情实意。

当即心中也说不上是熨帖还是酸涩,只笑了笑,揉了揉留恒的头,便如他小时候一样。

这一番谈话,除了楚卿、琼枝与竹笑,便没有第六个人知道了。

留恒是个心中有光的孩子,只要下定了决心,那么一步一步,他总会做到。无论面临多少风雨、坎坷、困境,他都绝不会退缩。

对于自己养大的孩子,娜仁再清楚不过了。

也因此,她感到十分骄傲与自豪。

而另一个孩子呢?

皎皎在京中过了年,甫一开春便带着安隽云与柔维动身离开,准备再度奔赴她的星辰大海。

娜仁已经习惯了每年的送别,只在皎皎临别前入宫的那日里,如从前一般,将新求来的护身符为她戴上,然后笑着嘱咐一句,“一帆风顺啊。”

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皎皎跪在地上,抱住了她的腰,脸颊紧紧贴在她身上,声音很轻,却又很坚定地道:“等柔维大了,女儿便回来陪您。”

然后,又微有些懊恼地道:“但或许也不会太近,总归在国境内,相见的时候能更多些。”

娜仁却是一惊,很长时间都没回过神来——她习惯了别离,也做好了或许她弥留之际女儿都不能在身边的打算,故而猛地一听这话,她颇为惊讶。

等回过神来,却又忙道:“可你外头那一大摊子——”

“我终究是大清的公主,很多事情做起来并不方便,而我的下属,对这片土地也都留有眷恋。”皎皎笑道:“那就把那些事情,留给柔维去做吧。又或者,看她自己想要走到哪一步。她很有野心,又足够坚毅,比之我,又少了许多挂碍。或许……她能够走得比我更远吧。”

“而我——”皎皎扬起脸,看向娜仁,笑着,分明是为人母的人了,眼睛还是清清亮亮的,笑起来十分好看,“女儿只求能够陪伴于您,至少,在您晚年,女儿能在您身前侍奉,不离左右。”

“但那可能会有些难。”娜仁对自己的女儿简直太过了解了,心知肚明皎皎即便回国,也不可能常住京师。

如果皎皎是她所猜测的那个打算,那么皎皎日后定居或者长居的地方,应当是南方。

到底天高皇帝远,富庶之地,与海外接触也多,更方便皎皎行事。

皎皎轻声道:“至少同处大清境内,女儿来去也会方便容易些。这些本不该是如今说给您了,女儿本打算等一切尘埃落定,都安排好了再告诉您。但……女儿不想您沉溺在孤独之中。”

乌嬷嬷过世,娜仁看起来并没有沉溺在悲痛之中,但皎皎清楚,她受到的打击绝对是最大的。

故而她才会将此事说给娜仁听,好歹叫她心里有个盼头。

“你们两个啊——”良久之后,娜仁轻坦一声,如那日揉留恒的头一般,也揉了揉皎皎的头,话语间带着鼻音,又似是轻笑一声,“我这一世,最不会后悔的,便是养了你和你弟弟两个了。”

皎皎的脸颊在她的衣袍上蹭了蹭,声音轻轻的,低声呢喃,“能被养于您的膝下,受您教诲,也是女儿一生最大的幸运了。”

母女一处,温情脉脉。

无论前景规划得如何,如今,皎皎还是要启程的。

过了年,天气稍暖、水路好走的时候便出海,一家人带着娜仁预备好的各种可以长期储存的吃食上路,又是一年,冰雪初化的时节。

然后皎皎或许会在年前或者转年的年前归来,团聚一场,转年再扬帆启程。

但若是京中出了什么事故,或是婚嫁,或是有人去世,娜仁也会送信给她,知会她一声,至于应不应该回来、会不会回来,端看皎皎自己了。

而今年……也确实是出了意外,没能等到过年,皎皎便回国入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