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3/5页)

乌雅氏……娜仁眸光微暗,一时没有言语,只微微点了点头。

近日先帝灵前举哀,她倒是不甘心屈于娜仁之下,几次三番想要挤在娜仁前头,不过娜仁也不是吃素的,乌雅氏还没在她手头讨到好处。

这边搓败,那边她也没给新帝好脸色。

因康熙驾崩,从前的十四阿哥也被召回京中,端看如今,新帝只怕是不准备重用这个兄弟。

乌雅氏对此自然不满,和新帝闹也闹过,可惜新帝不吃她这一套,如今母子两个还卡在那里,没有人准备退一步给对方递个台阶。

因此,前朝后宫人心浮动议论纷纷,与新帝不和的一党打算以此来大做说法,一直以来与乌雅氏不和的宜太妃搞事之心也蠢蠢欲动。

冬月里,深冬雪寒,众人又聚在康熙灵前举哀哭灵,宜妃乘四人抬软轿姗姗来迟,娜仁只淡淡瞥了她一眼,尚未言语。

新帝福晋也未曾给到身后眼神,只跟随在娜仁身边,举止端庄,行为恭顺。

然见宜妃满面倨傲之色,娜仁便知道,今日只怕是要有一番风波。

她倒是不怕,但若在康熙的灵前闹开,岂不是扰了康熙的清静?

娜仁凝视着棺椁,目光沉沉看不出喜怒。

为先帝举哀,内外命妇之中,因太皇太后抱病,现以先帝册立之皇后、如今尚未受封的母后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为尊,圣母皇太后仅此母后皇太后半步,新帝福晋又次于二人。

此时宜妃施施然上前,竟隐隐有要越过乌雅氏,在乌雅氏之前站定的意思。

“宜太妃——”娜仁一颗颗捻着腕上的南红玛瑙珠,声音低沉,隐有怒意,“不要扰了先帝的清静。”

她说话的话音咬得极重,每一下都仿佛敲在宜妃的身上,叫她心尖发颤。

娜仁又开口道:“既然宜太妃身体不适,那便回去静养吧。想必先帝在天之灵,也不会计较这等小节。”

宜妃面上的倨傲之色迅速褪去——康熙驾崩时在畅春园,她彼时因抱病在宫中静养,并未到畅春园去,因此对四阿哥承继帝位,心中多有不服。

她大儿子于皇位倒是没有多少野心,但二儿子却跟了八阿哥,与八阿哥算做一党,这些年也算与新帝结下仇怨,她心知自己日后只怕不会好过,不如此时痛痛快快地嚣张一场。

与其等着与她半生不对付的乌雅氏踩到她头上,不如她先来作威作福一番。

若是乌雅氏心有不忿与她在先帝灵前开撕,她还有把握与乌雅氏斗上几个来回,新帝也不可能尚未举行登基大典便先对先帝嫔妃不敬。

然而此时是娜仁开口。

这几十年下来,她对娜仁的怕是刻在骨子里的,也确实在娜仁手上吃了不少亏。此时娜仁甫一开口,又是这样冷淡的语气,她腿肚子便都开始打颤。

半日没听到宜妃的回复,娜仁眉心微蹙,抬手唤:“老五媳妇,扶着你额娘下去。”

恒亲王福晋一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还是宜妃退了两步,压下心中下意识升起的惶然,咬着牙低声道:“娘娘,您就让我送万岁爷一程吧。”

先帝已然驾崩,称呼他为万岁爷是不大合时宜。但先帝这群嫔妃跟了他一辈子,万岁爷都叫惯了,新帝心知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扭过来的,而先帝在宫中的威望,也不是他一时半日便能够取代的。

故而此时听宜妃此言,新帝神情并未有波动。

娜仁却看了他一眼,轻声问:“皇帝,你的意思呢?”

这是在内外命妇、宗亲大臣面前,给他做脸。

新帝心中隐隐松了口气,暗含感激,低声劝道:“宜娘娘好歹服侍了皇考大半辈子……”

言下之意便是叫宜妃留下了。

“那就听皇帝的。”娜仁从善如流,宜妃纵然仍是心有不甘,有她镇压,也不敢再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