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4页)

若是回不来,范大人,多半也就没了。

王公公及时出口劝道,“陛下,范大人离不得长安啊,皇上能想得到边关的支援,韩家又岂能想不到,范大人这一去,怕是正中韩家的下怀……”

这个时候,韩家盯的最紧的恐怕就是范伸。

谁都知道范伸是皇上如今唯一的亲信。

若是换做以往冷静之时,皇上或许还会听听王公公的劝解,可此时皇上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今日太子的所言所行,早就让他丧失了理智,恼羞成怒,此时也只看着范伸说了一句,“朕相信范大人。”

这些年,范伸替他办的每一桩事,都让他非常满意。

虽说如今落到了如此地步,也不怪他。

是最近发生的这桩桩事件,太过于不寻常,完全超乎了自己的预料,更别说范伸。

对上皇上信任的目光,范伸也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答复,“陛下放心。”

***

范伸走出乾武殿时,已是半夜。

一匹单骑,从乾武殿出来,连夜出发,直接赶往了城门。

到了半路,寂静的巷子内,便有了动静声,范伸轻轻地勒住了手里的缰绳,脚步缓了下来,如此走了一段,前面的几盏灯火便亮在了他的跟前。

“范大人。”

王公公料得没错,韩国公早已经带人堵在了路口上。

等了这半夜,初时见范伸一人而来时,韩国公还有些不敢相信,如今见他人走到了跟前,确实没有带上任何随从之时,心头便提高了警惕。

同朝为官数载,他无比清楚,范伸此人,甚是阴险狡诈。

韩国公没再上前。

反而是范伸一步一步地靠近,面色从容,没有丝毫紧张,马匹快要走到韩国公跟前时,韩国公手里的刀剑不由紧了紧。

动手之前,到底还是先同其劝说道,“范大人莫怪本官今日冒昧,只是范大人这一去,我大周的百姓必定会遭受一场生灵涂炭,上天有好生之德,还请范大人行一回善,为自己积一分功德。”

韩国公没指望他这样狠毒之人,能有什么善心,同期说话时,便已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今儿他就算赔上自己这条命,也不会让范伸拿着兵符去边关调兵。

十万大军一调回来,整个长安城都会深陷战火之中不说,兵将一旦被撤走,边关无人把手,辽国本就对大周虎视眈眈,必定会趁此机会,摔兵攻打大周。

届时,大周将会内外大战。

如此下去,建国数百年的大周,能坚持多久,谁也不能保证。

韩国公今夜打定了注意,视死如归。

对面的范伸却突然翻身下马,渡步走到了韩国公跟前,仰起头冲着他一笑,摊开了双手,道,“韩大人今夜倾巢而出,范某是个识趣惜命之人,自甘认输。”

韩国公的神色明显一愣。

他宁愿相信这世上有鬼,也不相信他范伸能主动认输。

“搜。”韩国公懒得同他耍这些花招,派了身后的人立马去四周巡视,范伸也不着急,立在那等着他。

一刻后,那侍卫回来禀报,“大人,并无异常。”

韩国公这才神色狐疑地看着范伸,以他范伸的本事,就算今儿自己倾巢而出,他也不会虚上半分。

韩国公已经预料到了今夜的这场厮杀,会损失惨重。

谁知,范伸竟不打了。

“范大人能想通,再好不过。”韩国公琢磨不透他是什么心思,也懒得琢磨了,只要他今日不出城,一切都好说。

后半夜的一阵急雨落下,范伸已被困在了城门内,在韩国公的监视之下,找了一处可以避雨的屋檐,衣摆一撩,淡定地坐在了那门槛上。

韩国公见他这幅模样,更是不敢松懈半分,翻身下马走到了他身旁,亲自看守。

两人一个坐着,一个立着,谁也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