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流汹涌(第3/4页)

据说在两百年以前,儒家大盛之时,皇帝是不能看起居录的,更没资格修改。直至国子监成立,云鹿书院的读书人退出朝堂,皇权压过了一切。

打那时候起,皇帝就能过目、修改起居录。

当然,国子监出身的读书人也不是毫无风骨,也会和皇帝据理力争,并一定程度的保留真实内容。

许二郎没有在意这个细节,接着往下看,边看边记。

不知不觉,到了用午膳的时辰。

许二郎出了案牍库,到膳堂吃饭,席间,听见几名五经博士边吃边谈论。

“今日朝堂真是精彩纷呈啊。”

“左都御史袁雄弹劾王首辅收受贿赂,兵部侍郎秦元道弹劾王首辅贪污军饷,还有六科给事中那几位也上书弹劾,像是商议好了似的。”

“呵,王首辅因为镇北王屠城案的事,彻底恶了陛下,此事摆明了是陛下要针对王首辅,在逼他乞骸骨。”

“魏渊高兴坏了吧,他和王首辅一直政见不合。”

“今日只是开端,杀招还在后头呢。王首辅这次悬了,就看他怎么还击了。”

“除非他能联合朝堂诸公,但朝堂之上,王党可做不到一手遮天。”

许二郎皱了皱眉,莫名的有些烦躁。

先是想到了王思慕,而后是觉得,京察之年党争激烈,京察之后这半年来,党争依旧激烈。

党争之后又党争,党争之后又党争。

有几人是真正在为百姓做事,为朝廷做事?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那位沉迷修道的九五之尊。

……

第二天,事情果然发酵了。

左都御史袁雄再次上书弹劾王首辅,细数王首辅贪赃六大罪,并罗列出一份名单,涉事的王党官员总计十二位。

兵部侍郎秦元道则继续弹劾王首辅贪污军饷,也罗列了一份名单。

元景帝“勃然大怒”,下令严查。

这场风波起的毫无征兆,又快又猛,正如剑客手里的剑。

王党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官场暗流汹涌。

许二郎请了半天假,骑着马哒哒哒的来到王府,拜访王家大小姐王思慕。

王府的门房已经熟悉许二郎了,说了句稍等,一溜烟的进了府。许久后,小跑着返回,道:

“许大人请随我来。”

许二郎被引着去了会客厅,见到了端庄温婉的王家小姐。

她依旧既往的秀丽灵动,但眉宇间有着浓浓的愁色。

王思慕挥退厅内下人后,许二郎沉声道:“这两天朝堂的事我听说了,恐怕不是简单的敲打,陛下要动真格了。”

“二郎果然聪慧。”王思慕勉强笑了一下,道:

“爹昨日在书房苦思一夜,我便知道大事不妙。”

“首辅大人处事老辣,经验丰富,必有对策。”许二郎安慰道。

王思慕苦笑摇头:“此次危机来势汹汹,恐无时间筹备。今日入狱了一批官员,明日也许就是我爹了。陛下不会给我爹反应的机会。

“我听爹说,前日陛下召见了兵部侍郎秦元道,左都御史袁雄,他们是有备而来。

“楚州屠城案中,爹和魏渊联合百官,逼迫陛下下罪己诏,而今陛下事后报复了。”

许二郎沉默了一下,道:“首辅大人为何不联合魏公?”

王思慕摇了摇头:“魏公和我爹政见不合,素来敌对,他不落井下石便谢天谢地啦。”

许二郎一时无言,这又不是当初楚州案的形势,百官同一阵线,对抗皇权。

对于其他官员,包括魏渊来说,王党倒台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位置将空出来。

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利益,是切实的利益。

趁着王党倒台壮大自身,才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做更多的事。

“除非我爹能短期内联合各党,才有一线生机。可对各党而言,坐等陛下打压我爹,便是最大的利益。”王思慕叹口气,柔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