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坏毛病(第3/5页)

这是柳氏能帮儿子做到的最好的选择了,为了儿子,她可以选择来百安县这个非常容易被人识破身份,叫出不堪过往的地方生活。

这点杨禾高不懂,时砚却是一眼就能看明白。对这种人,时砚生不出什么恶感。

人主动回来了,也不是不能用,这小子倒是有一点说对了,他确实是个很能干的孩子。

“既然如此,那便留下吧。”

杨禾高欢欢喜喜的应了,脸上多了一分不明显的笑意,当下便转身出去找刘二伯一起搬菜缸去了,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眼里很有活儿,刘二伯当下便感觉自己有失业的危机。

时砚没说月钱待遇问题,杨禾高也没问,一点儿不担心时砚坑他,两人只约定了白天杨禾高上家里干活儿,晚上回和柳氏租住的小院子。

时砚倒是没想坑个小孩子,但有的是人主动上门想坑他。

对于这事儿,不仅苗老太觉得不可思议,便是时砚也想不通这些人的脑回路,他觉得对面是个深坑,对面之人还觉得他们能主动上门,是抬举时砚了。

就差没把“不要不识抬举”写在脸上,让时砚识时务一点儿,别浪费大家时间。

时砚挥手让刘二伯和杨禾高继续往车上搬菜坛子:“今儿临时有事,就由你们两去开店,时辰差不多了,不要为了无所谓的人让客人久等。”

杨禾高面上不放心留下时砚一个人面对这些牛鬼蛇神,嘴上却道:“是,先生说得对,生意可比不相干之人重要的多,我知道了。”

结果转个弯儿,众人看不到的地方,扔下牛车上的刘二伯撒丫子往镖局跑,要找人给时砚撑场子。

在杨禾高心里,别看先生整日围着灶台转悠,事实上他是个斯文人,和人讲道理能说三天三夜不停歇,阴谋阳谋随手就来,仿若天生的上位者。

可面对这些粗人,先生真不一定能有办法,在他们手里吃亏的可能性非常大。

为了不让先生受到伤害,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给先生搬救兵!

时砚非常欣慰杨禾高能有这份觉悟,然后才转过身在这些人“还不快跪下谢恩”的表情中,不太确定的问了一句:“让我入苗家族谱?”

对面一个看上去四十上下,老实憨厚,被周围一群小伙子称为五伯的中年汉子对时砚点头。

语气十分真诚:“你既已入赘了我苗家,日后便入不得你许家祖坟,逢年过节无人祭祀岂不要成了孤魂野鬼,好不凄惨?

族里人商议过了,此次不仅你可入苗家族谱,百年后进我苗家祖坟,享我苗家子孙世代供奉,你岳父与你妻子凤花也可一并迁至祖坟。”

五伯说的真情实感极了,像是说的这些话把自个儿都给感动了似的,摸着下巴上的胡子憨厚一笑。

“咱们呢也没其他要求,就是族里有几个机灵的小子,留在家种地可惜了的,不若让他们给你打打下手,来城里长长见识。”

时砚才算是听明白了这些人的打算,这是又将主意打到米粉店方子的事上了。

说的再好听委婉,目的可不就那么回事儿嘛,不止时砚听明白了,苗老太也明白了,可即便再明白,这一瞬间她还是心动了。

之前在苗老爷墓前说的再好听,将苗家贬的一文不值,其实都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老太太心里还是更倾向于死后葬入祖坟的。

事死如生,不是简单说说而已。

比起时砚这个劣迹斑斑,前科累累的女婿,老太太更倾向于将身后事交给血脉相连的族人,相信这事儿说出去,十个人里有十个都会选择答应。

不是感情倾向了哪边,只是非常客观的事实摆在她眼前:子孙繁茂的族人和势单力薄的女婿之间,哪个后代能延绵的更久,能长久的给他们一家供奉香火,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