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大侠(第2/3页)

“姑娘哎,你又错了呐,老夫我确实是一个盛世贴面,甭管下面的那张脸到底是真美假美,是害了疮还是溃了烂,总是需要老夫这种人上去美化美化。

君王需要歌功颂德,百姓需要点儿与有荣焉;

但说白了,你就当只有咱们官家要这层贴面,他燕皇不要么?

呵,说白了,老夫就算是上了战场,被抓了,只要亮出自己的身份,他镇北军再怎么蛮横,也得恭恭敬敬地将老夫请上马车,好吃好喝地伺候着送予燕京;

他温苏桐在燕京都能被当作神像摆在那儿,老夫这要去了燕京,他燕皇不得亲自出城而迎,顺带喊一声:

天下文华今日归燕矣!

这岂非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我姚子詹虽然一把老骨头了,但你信不信,燕皇愿意拿三千铁骑来换我入燕,与其这般,倒不如就在老家调戏调戏娇妻美妾,这才是为国着想,与国贡献。”

“……”女人。

“怎么着,没话说了吧?”

“你这是诡辩。”

“呵,这不是诡辩,这世上,哪有非黑即白的事儿?也从未有过真正的道理可讲;

老夫蹉跎大半生,早年间喜欢风流写意,只觉这世间人事皆为俗物,污浊不堪,唯有老夫自己高洁芳华;

临了到老,被燕人这一锤子下来,方才明白过来;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歌功颂德,太平盛世,

任你打扮得再漂漂亮亮,

终究敌不过人家的真刀真枪!

大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是嘞。”

陈大侠回应道。

女人似乎还很不服气,但她也明白过来了,和这个老人打嘴仗,她是永远都不可能赢的,兴许自己的倔强,还是这个老头儿路途上的调味剂。

老人摇摇头,感慨道:

“早些年,老夫也曾向往过江湖,世人都说,我大乾的江湖最精彩,大楚的江湖最神秘,大晋的江湖最洒脱,唯独大燕的江湖,最为乏味。

乏味到四大剑客之一的李良申,居然是镇北军的一个总兵,哪里来的半分江湖中人的意气?

且燕国的盘子就那么大,燕国朝廷分一口,世家门阀分一口,镇北侯府再分一口,几家一分,这江湖里,哪里还能养得起鱼虾?

但现在来看,却是老夫看错了。

上京城下,我大乾百里剑,当世第一剑客,携其妹妹在镇北军铁骑面前仓惶而逃;

先前传闻,晋国京畿之地,晋国剑圣虞化平和燕人南侯一战,剑圣败北。

江湖,终究是江湖,因为上不得台面,所以才叫江湖。”

陈大侠停下了脚步。

“怎么着,大侠,老头子我这句话,你就不爱听了?”

陈大侠摇摇头,道:

“之前有人和你说过相似的话。”

“哟呵,哪儿的人?”

“燕人。”

“那倒是不奇怪,燕人只信奉马刀,别的,一概不信。”

“或许吧。”

陈大侠继续拉着车往前走。

姚子詹又喝了一口酒,指着前面的山峦,道:

“前头,差不多就是疙瘩山了。”

女人在此时开口道:

“世人皆知,您姚大家年轻时曾游历过天断山脉,却被野人活捉了过去,差点命丧此地,世间也将因此而消弭多少脍炙人口的诗歌华篇;

殊不知,这其中,居然还有这般弯弯绕绕。”

“也没啥弯弯绕绕,也不怕告诉你们,当年在这儿将老夫捉去的,正是赫连雄璧。

赫连雄璧那小子,当时还没当上他赫连家的家主呐,和老夫那会儿一样,年轻得很。”

“是赫连雄璧当初救的您?”女人问道。

“嘿嘿,胡扯,老夫当时也就在这地界游历,身边也有几个熟野人作伴,你们肯定想象不到,当初赫连雄璧那小子年轻时,可是个文骚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