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开幕!(第3/12页)

郑伯爷下来后,下意识地伸了个懒腰,捏了捏自己的胯。

摄政王看着郑凡,道:“辛苦小苏先生了,路,确实不好走。”

郑凡笑着摇摇头,道:“王上不必如此,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路了。”

造剑师深吸一口气,这句话,显然是爱了。

摄政王则伸手指了指前方,在冰冻的河边,有一座破旧的客栈,客栈旁,有一个小渡口。

“这句话,也能佐酒,等朕把客栈里清开了,再抓条鱼过来,与小苏先生共饮。”

满头雾水的郑伯爷默默后退半步,拱手道:“谢王上。”

随后,

摄政王面向那座破旧的客栈,

开口道;

“朕,来了。”

“吱呀……”

客栈的门,

缓缓地开启。

从里头,走出来一个身着黑袍的男子,男子面容,有些沧桑,但举手投足间,却显露出一抹轻佻。

男子在客栈门口的一处石墩子上坐了下来,

喊道:

“四哥,上次听到‘朕’这个字时,咱们父皇,可还活着呢。”

这位男子,赫然就是大楚五皇子,熊廷山。

摄政王为什么还是摄政王,为什么他已经将绝大部分的兄弟都击败抓住了,将绝大部分的大楚贵族都招揽拉拢了,却依旧没有登基。

毕竟,这世上,能坐上摄政王这个位置的人,一般都不会喜欢这个位置。

而原因,

就在于眼前这个大楚五皇子,他还没有抓到。

从当年楚侯率一众亲随入楚开始,楚人和山越百族的厮杀,就从未停止过。

或许,山越百族确实和蛮人没办法比,但山越人的坚韧,也依旧很让人头痛,等到前期胜利山越人再也无法在正面战场抗衡楚人后,他们开始躲藏于山水洼地之间,借助环境,开始继续进行抵抗。

这就使得剿灭他们的成本很大,同时,也容易死灰复燃。

但楚人确实是有智慧,确切的说,当年能有资格受大夏天子令为大夏开边驱赶蛮夷的三位侯爷,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后代,确实都做得不错。

有一代楚皇为了对付这种局面,瓦解山越人的聚居性和部族模式,先以示好的方式拉拢山越部族,再改变那些部族的组织模式,从而进行上层建筑的渗透,以达到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其实就是一种这个世界的“改土归流”。

同时,文化上的侵袭,也在逐步加重,楚人的浪漫以及楚人的审美,并非真的只是为了浪漫而浪漫,而是一种文化认同感的塑造。

一手继续进行兵戈围剿,一手改土归流,一手对顺从的山越部族进行文化侵袭,让他们的少族长和贵族来楚国郢都上学识字生活,多种组合拳下来,山越部族可谓是江河日下,百年后,除了一些地区不稳,还残留几个硬骨头需要啃和磨以外,楚国境内的山越人,已经无法再掀起什么声浪了,甚至不少山越人,现在则认为自己是楚人。

而楚国五皇子熊廷山,在十五年前,也就是其弱冠之年,就被楚皇分派出去,在大泽西北方的梧桐郡施政。

梧桐郡所对应的,正是楚国山越的最后几个硬骨头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硬的那块骨头。

但熊廷山很有手段,也很有能力,他没有皇子的架子,一方面,他和梧桐郡的驻军关系很好,另一方面,也和那里的山越部族族长引以为兄弟,后来,他更是娶了一个山越族的姑娘,且奉为正妻。

大楚最硬的一根骨头,被他软化了,此间细节,想要说完,得三天三夜,总而言之,熊廷山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整合了梧桐郡和以梧桐郡为圆点的周遭诸多山越部族,他将自己化身为一个纽带,捆绑住了他们,为大楚的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