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烽烟起(第3/5页)

“回陛下的话,镇南关城墙高耸,且驻兵众多,楚人也在认真经营,想攻破镇南关,确实很难。”

“很难,但你却向朕拍胸脯保证了。”

“回陛下的话,臣一向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燕皇细细地品味着这句话,缓缓点头,“有些意思。”

“好叫陛下知道,镇南关之于晋地,如鲠在喉,不拔出这根刺,晋地难安。”

“朕知道镇南关之重要,但朕更清楚,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无法攻克的城墙,朕相信你能做到,也相信无镜能做到。

你们在前线打仗,

朕能做的,

就是坐镇京城,保你们无后顾之忧。”

“臣必然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来,与朕细细说说,楚国那位摄政王和乾国那位官家,到底是何等风物?”

郑伯爷这才明白过来,燕皇让自己留下,先前说镇南关只是顺口一提,真正的原因是燕皇想要通过自己了解了解自己的两个同行。

“陛下,先说哪位?”

“乾国那位官家吧,听说他很会养身?”

“回陛下的话,乾国那位官家,确实很会养身,其人应该是修行过一些吐纳打坐法门的,臣见到他时,其身穿一件道袍,半敞着身子。”

“其人品性如何?和朕比,又如何?”

“臣惶恐。”

“直言即可,朕恕你无罪,莫要婆婆妈妈的,实话实说。”

“是,臣认为,乾国那位官家,当得上一位明主,其人无论是心性还是手段,都极为高明,与陛下您相比,臣觉得他缺乏陛下您这般的胸襟和气魄。

陛下是开万世基业之雄主,他则是守成明君。”

“那,那位楚国摄政王呢?”

“回陛下,他,年轻。”

作为一个皇帝,楚国摄政王无疑是年轻的。

而且,楚国摄政王身边也有一只灵,也就是说,楚国摄政王本身就是个修行者。

燕皇品咂着这两个字,

发出一声叹息。

年轻,

他如果能再年轻十年,

如果李梁亭也一样风华正茂,

这天下,

彻底荡平又有何难?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大后天,你就离京回去吧。”

“臣遵旨。”

“好好做事,朕,不负有功之臣。”

“臣明白。”

从皇宫里出来时,郑凡发现张公公的马车在宫门口等着。

姬老六从御书房离开后就去户部了,马车暂时用不上。

这辆马车其实还意味着,附近保护着马车的高手也都就绪,毕竟,在惜命这件事上,郑凡知道姬老六可不差自己丝毫。

待得郑伯爷上车后,张公公殷勤地问道:

“伯爷,回府么?”

“晋王府。”

张公公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道:“奴才晓得了。”

其实,

上次去看三皇子时,郑伯爷就打算去晋王府看看的,但谁叫那时身边坐着剑圣呢。

眼下,正好姬老六的高手在旁边保护着自己,自己也就能安安全全地去看了。

都是老熟人了,自己进京后,总得去拜会一下。

晋王府,坐落于东三街,西边,是巡检司衙门,东边,则是燕京府尹衙门,可谓是,防卫森严。

当然,除了这个以外,燕皇并未苛刻对待晋王一家人,在这一点上,燕皇向来是大气的。

晋王府内,丫鬟奴仆有上百人,每年由大燕内库支出奉养,维持奢靡生活,不成问题。

除了逢年过节,需要晋王着正装出来露个脸以外,燕皇没有再特意下诏宣过他进宫。

晋王府的大门,很大气,门前的守卫兵丁也很多。

当张公公驾驶着马车来到王府大门口时,一排兵丁当即下来将马车围住。

晋王,本就被软禁在府邸里,给你荣华富贵,却不可能给你自由,且燕京内,也没人会来拜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