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扬帆(第3/5页)

“宜早不宜迟,兵贵神速,颖都那边,会即刻专门送来补给和一切所需。

本伯定下个调子,

后日入夜,本伯麾下全体甲士登船,入楚!”

“末将遵命!”

……

上午,见了水师一众将领后,从下午到入夜,郑伯爷就没能停歇下来,见了一拨又一拨的人。

首先是公孙志和宫望。

入楚在即,作为郑伯爷麾下两支人马的主将,他们于情于理都应该过来再碰个头。

战场上是战场上的,现在是现在。

现在把事情和态度摸清楚了,战场上,就不兴再扯皮了。

对这二位,郑伯爷也不得不重视。

入楚迢迢,必然十分危险,稍有不慎,就是倾覆。

让人家陪你卖命,首先,你得给人家看到卖命后的收获。

郑伯爷毫不客气地用“靖南王爷说”作为开头;

雪海关、镇南关、奉新城;

广义上的晋东,指的是原本三晋之地被一分为二,原本司徒家的地界;

现如今燕人称之的晋东,则为司徒家中间这一半,差不离以望江为分割线,望江以东的这块区域。

在郑伯爷的描述中,晋东之地,以后就是自己的了。

战后,

论功行赏,

那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并且,还有实打实的地盘!

虽然晋东之地早就因为战乱弄得人迹罕至了,也就雪海关那儿热闹一些,但这不是问题,因为在郑伯爷的描绘中,等镇南关入手,相当于掌握住了南下楚国的门户;

以后,朝廷会为了这块战略要地不停输血不说,自己这边缺啥还可以直接去楚国抢,这日子,不要过得太逍遥。

宫望是晋人出身,虽然是总兵官,也独掌一军,但到底是受燕人提防的,他渴望通过这一战,在燕人为主的军方体系中站稳脚跟,相当于是……同化自身。

公孙志和李豹之子分家后,等于是带着自己麾下离开了曲贺城,是没常驻地盘的,之前一年,晋地哪里有叛乱哪里需要协防就让他去补去填,可谓是吃足了没地盘的苦。

“总之一句话!”

郑伯爷吹了个半天,见火候差不多了,开始做总结陈词:

“本伯自从军以来,还从未败过,楚人公主,本伯抢了,现在还在家里等着本伯打完楚人回去好帮我暖坑!

楚人柱国,本伯杀了两个!”

屈天南是自杀,但郑伯爷这般说,也勉强算可以,毕竟,那日下达命令的,是他;

屈培骆都认自己是杀父仇人,

这就,

没什么好抢的了吧?

郑伯爷走下来,双手放在宫望和公孙志肩膀上,

一字一字道:

“此战之后,我封侯,二位,封伯!”

……

不得不说,语言艺术,真的很了不起,宫望和公孙志这种沙场宿将,从郑伯爷这里回军营时,都满面红光,肉眼可见的激动不已。

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沉稳,需要稳重,需要喜怒不言于色,但他们真的是被点燃了。

当然了,语言往往是无根浮萍,它也喜欢狗仗人势,狐假虎威,因为语言的本质,还是看是谁说的它。

郑伯爷的身份在这里摆着,

经历,在这里摆着,千里奔袭大后方的战绩,又不是没有!

靖南王对平野伯的看重,两位总兵也从自己儿子那里获知了进一步的细节。

尤其是郑伯爷在送走他们前,

说得最后一句,

说得很轻柔,很随意,却又,很贴心:

“宫璘和公孙寁这俩孩子就放在玉盘城了,万一马革裹尸了,总得留个人承爵不是。”

没其他可说的,

赌了!

……

“伯爷刚刚的话术,属下佩服。”

苟莫离一直觉得,眼前这位主子在很多地方和自己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