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抬轿(第3/5页)

也因此,

都到这里了,

眼下帐篷内也就自己二人,

丁亮没再拿捏什么架子,

而是主动躬身行礼,

“见过驸马爷。”

郑伯爷点点头,指了指面前下方的蒲团,道:

“坐吧。”

“谢驸马。”

丁亮跪坐下来。

楚人跪坐时,讲究个体态优雅,先行屈坐,再直起腰,挺直后背,同时双手掀起两鬓的长发,仪态美和躯体美兼顾。

郑伯爷将自己身上的水囊解下来,丢了过去,

道:

“喝口水吧。”

先前在外头,义正言辞地话说了不少,必然口干舌燥了。

丁亮也不扭捏,拔出塞子,喝了两大口,他是真的口渴了。

“多谢驸马爷。”

“客气了,都是自家人。”

先前外面的安排,都是郑伯爷吩咐做下的。

之所以能做到这般贴心,是因为类似的故事在郑伯爷熟悉的历史里真的出现过太多太多次,无非是拿来用用罢了。

但,

气节这种东西,

讲它的时候,

往往是只剩下它的时候。

作为最后一块遮羞布,不讲它,就完全没其他东西可讲了。

无非是一些虚名,再者,燕人国内对这些“故事”是不会感兴趣的,楚人会闻之涕零;

所以,郑伯爷不介意抬这个轿子。

但这轿子,也不是白抬的。

接下来,

就得看自己那位大舅哥的态度了。

“咱就开门见山吧,本伯是不想再打了,想要班师回国,但这场仗,总得对国内,对朝廷,有个交代。”

这般开门见山的谈判方式,让丁亮有些猝不及防,他这次来是带着一个使节团的,就是为了和燕人唇枪舌战。

只是眼下看来,这位平野伯似乎懒得浪费这个时间。

这就好办了,

当上面两位人物的态度都很清晰后,

他这下面的人,就方便多了。

当然,丁亮也没敢将平野伯当一个傻子擅自去更改摄政王给出的条件以期为大楚减少损失;

因为丁亮清楚,眼前坐着的这位平野伯,只会比自己更不像傻子。

作为入侵的一方,

竟然能在这时极为娴熟地帮自己走流程,抬声望,刷故事,这等手腕和心计,证明对方不仅仅会打仗,哪怕是在朝堂上混,也必然会出头,绝对不能当作一个寻常武夫去对待。

关键时刻,喜欢画蛇添足的人,往往不是聪明人,而是自以为聪明的人。

所以,

丁亮直接将摄政王的底线说了出来:

“镇南关,可以移交给……驸马爷您。

上谷郡,也会移交给燕国。我楚军撤回渭河以南,燕军同时得保证年大将军的兵马安全过渭河。”

其实,镇南关那里粮道被断虽说是事实,但其关内,应该先前就储备了一批粮草,吃,是吃不了多久的,但如果年尧真拿出来当年屈天南守玉盘城两脚羊都抓来吃的狠辣劲儿,还是能够在那里死磕很长时间的。

与此同时,摄政王必定会征调各路楚军,为接应镇南关的年尧不惜任何代价。

因为现在看来,年尧这一部,是摄政王用来清扫国内的依仗,他是断不可能接受年尧那一路兵马就这般败亡的结果的。

再者,年尧本身也是一名极为优秀的帅才,眼下靖南军本部精锐,也就是最能打的十多万铁骑分成两部分,大头在自己这里,另外一部分在黄古县的罗陵那里,还要用来陪独孤牧绕圈圈。

另外,李富胜在内的几只能打的部队,也都过了渭河进入了楚国其他区域开拓战局。

所以,留在上谷郡监视镇南关的燕军虽然不少,但若是年尧领着数十万“归心似箭”的楚军出城往家跑,那里的燕军能否成功阻截下来,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