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只手(第3/4页)

这并非是一种过分的巧合,而是有着一种必然。

首先,皇帝最早,是皇子,皇子自幼的生活,肯定也有玩伴,自己乳娘的孩子,往往会和皇子一起玩耍,这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

再者,乳娘一系,基本全靠她奶过皇帝而崛起,可谓荣耀全都集于皇帝一身,对其他人,根本就谈不上任何牵扯;

最重要的是,奶兄弟,虽说是兄弟,却没有血缘关系,而那些有血缘的兄弟,他们是有机会窥觑你的大宝的。

在古代,奶兄弟,其实和发小差不离了。

寻道先生走上前,将那折子捡起,重新放回到了官家左手边的茶几上。

都是聪明人,这个举动,足以说明很多。

官家的目光在寻道先生身上扫了一眼,微微颔首。

随后,

官家打了个呵欠,

指了指跪在地上的骆明达,

骂道:

“银甲卫在西南的钉子,被土人给忽悠了,传来了错误的军报,导致一路西军被埋伏,伤亡近万。

西南局势,又要糜烂了。”

“臣该死,臣有罪!”

骆明达请罪。

“官家。”寻道先生开口道。

“李爱卿,直言无妨。”

跪在地上的骆明达听到这段对话,心里“咕噜”了一下。

这意思是,后山的寻道先生,那位当年名满上京城的探花郎,打算重新出仕了?

“西南局面,乱,是必然的,西军主力这几年相继调往三边,导致对西南威慑镇压不足,再者,老钟相公身陨,土司们有异动,也实属正常。

眼下的局面,其实并非是谁之过谁之错,而是大势之下的必然。

臣以为,西南之事,当仿效当年刺面相公平西南之策,以一人,全权负责西南军政,快速将局面安抚下去。

纯粹的招安,土人畏威而不怀德;

纯粹的进剿,我大乾可战之军,泰半在三边,燕人,才是我大乾真正大患;

故而,当分化之,瓦解之,惩戒之,以求局面快速安复。”

“爱卿可有举荐?”

“臣,愿往。”

“准,明日爱卿着官服上朝听宣。”

“谢官家。”

西南,

他去?

跪伏在地上的骆明达几次想要抬起头说些什么,提醒些什么,但却又不敢,因为他清楚,自己想说的想提醒的,官家心里,其实本就知道。

且,官家已经准了。

银甲卫是大乾最为强大的一支特务衙门,

在银甲卫里,有一级最高机密的档案;

身为银甲卫大都督的骆明达自是有资格去翻阅的,其中就有一条记载着,这位坐镇后山不显山不露水的李寻道,也就是寻道先生,他,其实是当年藏夫子亲自带上后山保下来的……刺面相公遗孤。

官家抓了一把干果,丢了几颗进嘴里,

问道;

“爱卿这次入宫,可是有所感应?”

“回官家的话,臣在山上,感知到有人窥觑了那个田姓孩子的命格。”说着,李寻道顿了顿,“这本是小事,但臣以为,这是时辰到了,臣下山的时辰,到了。”

“呵呵,可不是么。”官家应了一下,随即,他看向了骆明达,“得到消息的那晚,我把这蠢材喊到面前来,骂了半个晚上,但这蠢材就是死活不承认,这事儿是他做的。”

“骆都督当不至于此,一个活着的靖南侯的夫人,现在的靖南妃,才是最有用的棋子,哪怕,那枚棋子早就失去了联系,也失去了呼应,但她的那一层身份,不可能被剥离去。”

“李爱卿也这般认为是么?”

“是,世人有明眼者,自是不会认为这是骆都督是我大乾是官家您下的手段,太亏,不值得。

真正的有心人,反而会揣测……”

“揣测是对面的那位燕国皇帝的手笔,为了防止尾大不掉?”官家摇摇头,“他以义气聚集那两位,就算是想这般做,大可直接让那田无镜杀妻灭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