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朝会!(第4/5页)

再者,靖南王性格孤僻,连府内内务府安排的下人都被退回了,现在一个人在府邸安静,岂不是再正常不过?

大家也都清楚,这会儿参靖南王,就是走个形式,但必须要走一下,否则就会冷场。

燕皇笑了笑,

道:

“朕知道了。”

“镇北王府总兵青霜殿外求见。”

“宣。”

青霜走了进来,

跪下行礼:

“末将参见吾皇万岁。”

“梁亭呢?”

“回陛下的话,王爷昨夜嫌在宫内的酒没喝得尽兴,晚上拉着大殿下喝酒,然后……王爷和大殿下一起喝高了,现在还昏睡不醒,无法来上朝。”

在场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好家伙,还是那个味道!

对于能够在御书房烤羊腿的那位王爷而言,喝多了,不能参加大朝会,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要知道,搁五年前,大家伙还差点以为人家要起兵打到燕京造反了呢!

至于大皇子,

嗯,

只能叫倒霉吧,摊上这个邻居。

这时,

又有御史叹了口气,

上前:

“臣参镇北王跋扈!”

“臣附议。”

“臣附议。”

大家又走了一个形式。

顺带,

也参奏了一下大皇子。

“魏忠河,稍后派人送些醒酒汤过去。”

“奴才遵旨。”

这件事,

就这般被放下了。

这在大家的预料之中。

当然,也有不少“聪明人”认为,南北二王不来参加大朝会,是懒得掺和这最后的夺嫡,以他们的身份,是没必要走这一遭的,还不如干脆在家里求个清静。

接下来,

终于开始由礼部老尚书发言了。

随后,

是各部其他大佬,户部不是由姬成玦出来,而是另一位官员。

其他各司衙门也都有主事官出来大概说了说,

最后是太子汇报自己监国时的一些事,然后由赵九郎这个宰辅,做总结陈词。

过程,很漫长。

但大家伙并未有丝毫不耐,因为近乎所有在场的人都清楚,今日,将有大事发生。

就连一向不喜欢听报告会的郑侯爷,也一直打着精神。

他在思考,姬老六到底要从哪方面对太子进行攻击。

主政的失误?

太子,没什么失误啊。

别看这位太子看起来跟个受气包一样,但人家是有真本事的,监国时,朝廷各方面运转也是良好。

你拿他和六殿下比,确实是差点意思,可问题是人家或许也就一直在隐藏着锋芒,东宫那个位置,只求一个稳。

郑凡也觉得,从政务上着手,就算有纰漏,大概也很难一举击垮太子。

其他方面么?

比如,在东宫花园下面埋个龙袍什么的?

有南北二王的跋扈在前,好像太子收藏个龙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吧?

勾结军队将领么?

姬老六要是拿这一点去打太子,那就是自己一身污却去嘲讽别人脏了。

自己和姬老六的关系,满朝上下,谁不知道?

所以,

姬老六到底要拿什么去打太子呢?

而且,

还得一击致命,

毕竟,慢慢地去蚕食去抗争,时间,已经不够了。

终于,

赵九郎也发言结束了。

坐在龙椅上的燕皇仿佛一点都不觉得累,依旧坐得笔直:

“朕心甚慰,朕心甚慰,诸位臣工,辛苦了。”

这时,

大家心领神会地再度跪伏下来:

“臣等惶恐。”

“平身吧,平身吧。”

“谢陛下。”

郑侯爷还真有些好奇,你们丫的是怎么练到整齐划一的?

“还有何事需要奏的,就奏上来吧。”

魏忠河上前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