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王!(第3/6页)

老人家一辈子就信个安分守己的理,在先皇面前如此,在姑爷面前如此,眼下自家的日子过得红火,就是靠“安分”来的,他知足。

故而,皇后的母家一直在京城过着普通人的日子。

爷俩瞒着亲家,瞒着媳妇儿,也不怕说漏嘴;

在碧荷的认知里,其小姑子应该是嫁入了京城的一个规矩比较大的人家,但这个年头讲究个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来往和不来往,都算正常,自家这小姑子和姑爷,就属于不怎么来往的那种。

何家爷俩也不用担心做梦说梦话或者酒喝多了说胡话,

说自己是皇亲国戚,

当朝大燕皇帝是自己的姑爷是自己的妹夫?

这不就是标准的胡话么,谁信啊!

皇后在那里操刀卖肉,

姬成玦则主动向巷子里走去,

魏公公自然是跟在皇帝身后。

老何头见姑爷来了,下意识地起身,自登基后,家里人见面的次数就少了,也就他偶尔还能被请去见见外孙。

诚惶诚恐依旧是有的,但也习惯了一点。

老广头是宗室,却是那种比较落魄的宗室,否则他儿子也不会因为家里出了事儿被那点儿银钱卡住了手,最后导致孙女去说亲挣彩礼;

逢年过节入宫的机会,也有,但都是排在最末尾,隔着大老远,看皇帝大概只能看个模糊的黑点,所以,都姓“姬”,但老广头并不认得姬成玦。

“姑爷来啦。”老何头微微弯了弯腰。

知道身份的,看这模样倒能品出一种“不卑不亢”,

但不知道身份的,

就比如这老广头,

哼了一声,

道:

“老何头,不是我说你,哪里有当泰山的见到姑爷还起身的,天底下,就没这个规矩。”

随即,

老广头又斜着眼瞥了姬成玦一眼,见这小子还真就这么平静地受了,更是气道:

“甭管在外面是干什么营生的,坐衙门还是跑生意的,也得懂个礼数不是,真当自己是万岁爷了不成?”

姬成玦点点头,道;“您说的是。”

见姬成玦没皱眉也没生气,老广头也就没再发火,他这个人就这样,认死理,也践行这个理。

再者,他孙女嫁进的何家,眼前这个又是何家的姑爷,其实大家离得很远,都不算是啥亲戚。

“坐。”

老广头倒是有股子“威势”,

主动又翻正回一个酒杯,倒了酒。

姬成玦顺势坐了下来,老何头也就跟着坐了下来。

老广头没再具体地问姬成玦做什么的,家境如何,他打听过了,这个姑爷和老何家关心也不亲近,平日里也不来往,就是自己孙女和何初那小子成亲时,人家也没亲自过来赴宴,明明都在这燕京城里,又不是什么天南海北,不来,就证明疏远,就没什么好套近乎的。

他也是有脾气的,只和老何头亲近。

“对了,我刚说到哪儿来着?”

“忘了,忘了。”老何头马上说道。

“哦。”

老广头拍着自己的额头,开始回忆。

老何头可不敢让老广头回忆起来,

先前这老哥在跟自己说着新君比先皇更苛刻宗室来着嘞!

“啊,又打了胜仗了,哈哈哈。”

老何头改变了话题方向。

老广头也就不思考了,就着话头说下去,点点头,道:

“是啊,平西侯爷到底是靖南王爷的关门弟子,而且早早地就战功赫赫,封的可是军功侯爵,比咱那大爷,可货真价实得多哦。”

先皇在时,宗室们称呼大皇子为大殿下;

先皇驾崩了,六殿下继位,那么宗室就称呼大皇子为“大爷”了。

大皇子那军功侯和平西侯的比起来,确实有水分,这连大皇子自己都承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