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征!(第2/7页)

但这世上从不存在亘古不变的最好模式,因为模式的运转最终还是靠的人来执行,但至少,在“平西王”这个如神祇一般存在的治下,这个模式会全心全意地为王爷的意志去服务;

至于说以后,适应情况的改革什么的……

莫说王爷的孩子还没出生,就算是出生了,无论是郑凡还是魔王们,大概也不愿意去费心费力地去奠定什么万世基业;

一是这不靠谱,二是,自己现在爽了就是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去吧。

但,

一直等到入夜了,

来自王府的命令依旧没有下达;

不仅仅是战备没有开始,连各地驻军的调动也都没有消息。

可明明,自家王爷已经接了圣旨了啊?

……

依旧睡了一觉的黄公公醒来后,听到了侍者的汇报。

什么话也没说,用了一些粥后,倒头又睡了。

既然旨意已经传达了,王爷也伸手接过去了,那自己的使命,就算完成了。

黄公公很看得开,因为现在除了看得开,他啥也干不了。

盛气凌人的去呵斥平西王为何懈怠于皇命?

或者哭啼啼地抱着平西王的大腿喊着王爷快快出山为陛下解忧吧!

亦或者拿一把刀架在自己的脖颈上,威胁王爷说您再不出兵咱家就死在你面前!

第三个选项直接可以排除了,

因为王爷的回答大概是:

哦,那你死吧。

故而,

黄公公侧了侧身,侧脸枕在手臂上,很快又打起了鼾。

上次奔袭范城时,黄公公身边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校尉,他告诉黄公公,当部队停下来时,不要想东想西,也不要紧张彷徨,因为这没什么意义,那该做什么?抓紧时间多睡一会儿。

……

接旨后的第一天,王府毫无动静;

接旨后的第二天,奉新城毫无动静;

接旨后的第三天,整个晋东,依旧毫无动静。

黄公公自燕京城来,自然清楚,因梁地的一场大败,整个燕晋之地,此时都陷入了一种焦虑情绪之中。

原本晋东军民是乐得看热闹的,你们越是急,我们就越是安逸,但这会儿,连带着晋东军民也跟着焦虑起来。

在这种焦虑氛围之下,

黄公公收到了王府的邀请,

王爷要携一众妻、子前往郊外踏青。

踏青的时节,其实早就过了,但夏日的风景,其实才是真正的水嫩。

今儿个天气晴朗,有些风,阳光的燥热晒身上经过那风一吹,也就不显得灼人。

随行的人不多,至少,对于王爷该有的排场而言,显得过于简单了一点,连王府的锦衣亲卫这次都没跟着过来。

但,剑圣,来了。

一处河边,

貔貅悠哉悠哉地带着一众马老弟散着步,趁着那边的王爷没注意到这里,故意抖了抖身子,亮出了自己银灿灿的甲胄。

另一侧,众人席地而坐。

天天和太子这次没有忙着去练射箭和打猎,而是很乖巧地坐在一旁。

四娘和公主坐在一起,柳如卿在一侧调配着冰饮子。

剑圣斜靠在树下,龙渊就摆置于身前,头戴一斗笠,遮着光,许久没动了,怕是已经睡着,在其后头,徐闯躺在那儿,眼神望天,似乎有些心事。

阿铭和卡希尔坐在一起,薛三带着戴立凑过来蹭酒喝;

樊力正在河里抓鱼,剑婢坐在樊力的肩膀上。

刘大虎、郑蛮俩人在旁边拿着渔网准备着,

陈仙霸嘴里叼着一根草茎,瞧着眼前这群像是长不大的孩子,但眼睛里,却泛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就差喊出来,抓鱼,让我来啊!

陈道乐与何春来坐在瞎子身后,正襟危坐,不时盯着瞎子剥橘子的手速。

黄公公弯着腿,站在边缘,没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