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3/5页)

射中要害的,就默默地躺那儿哀嚎着等死;

袍泽看你一眼后,也就不看了。

江湖厮杀土匪火拼时,倒是有可能出现那种一方谁中箭倒地自己这边谁上前抱着他的头,再你来我往说几句话的情景;

但在真正的战阵厮杀里,容不得这些矫情。

等打完了仗,有足够的时间去缅怀战死的袍泽,说不得,自己待会儿也会跟着一起下去呢,连缅怀都省了。

一样的沉默,一样的节奏,一样的韵律,上方的赵军,体会到了前面那座山头袍泽面对这种情形时近乎一模一样的头皮发麻之感。

终于,

距离拉近到一定的程度。

陈阳张弓搭哨箭,射出。

所有燕军士卒全部开始张弓搭箭进行还击,这种距离之下的对射和排队枪毙时代几乎没什么差别,首先考验的就是双方的勇气;

但奈何,陈阳这边当真是士气如虹,正如谢玉安所言,他们本就是来雪耻的。

再者,射术的差距,是完全碾压的。

这玩意儿,不是说短时间操练就能操练得起来的,燕人善骑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燕人的主要生死大敌是蛮族;

而蛮族人自小就是天生的猎手,想要拼得过他们,固然需要甲胄和军纪素质的保证,但骑射功夫,绝对不能落下太多;

相较而言,不仅仅是赵人,哪怕是乾楚这两大国,后天训练你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成本,才能让你的士卒在骑射方面不说能和燕军不分上下,只求勉强可以有资格应付个几招。

这种技能,单个的天赋,是能够速成的,但放眼一支兵马,想速成近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故而,

又是熟悉的一幕发生了;

赵人很快就失去了继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身边袍泽被射中自己继续还击的勇气,不少赵军干脆缩了下去抱着脑袋;

此消彼长之下,燕军这边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由下对上的压制。

但就在这时,上方出现了一名赵军将领亲率数百着重甲的士卒冲杀了下来。

这是在攻打第一座军寨时所没有出现的;

樊力举起双斧,准备对战,却被陈阳一把拉住:

“后撤三百步!”

燕军开始后撤,避其锋芒。

上方的赵军见自家打退了燕军的攻势,当即发出了欢呼。

但很快,

刚刚完成后撤的燕军,在陈阳的再次的一声哨箭之下,两翼持弓,中路全部丢下弓弩,抽刀而出,开始了快速冲锋。

会打拳的清楚,拳头打出去,留一两分余劲再叠挥,力道会更强,打人会更疼;

用在战场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先让你半个身位,再在你那一口锐气卸下之际,直接将你冲垮。

两翼的弓箭手负责压制对方的中路,己方中路则负责快速地穿凿。

于两翼弓箭手而言,他们不再分心他顾,一门心思地帮忙压制对方中路,这需要克服一种大恐惧,因为你无法对那些正在朝你射箭的敌人进行还击;

而中路冲锋的甲士,无视了一切,只顾着将面前的对手砍翻。

袍泽的信任袍泽的担当,在此刻显露无遗;

为了胜利,我可以去死。

世人都传颂那靖南王爷如何如何十日转战千里,破灭晋地三家之二;

又是如何如何望江江畔,一举冲垮了野人主力;

再又是如何如何长途奔袭之下,一战焚灭了郢都。

许是因为那位白发军神,实在是过有耀眼,导致不少人疏忽了,其当年所统帅的,是他自己花费了十余年时间亲自编练出来的靖南军。

靖南骨血,今犹在。

“杀!”

……

“打退了,打退了。”

关山铜擦了擦汗,前方旗语传来,燕军对第二座山头的进攻,其第一轮攻势,被打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