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奏对(第2/3页)

“陛下可否容臣,徐徐道来?”

姬成玦微微颔首。

年尧开口道;“这场战事之起源,源自于这些年来,乾楚二国,为大燕,压迫甚大,已然不堪重负矣。

军心民心,上上下下,一旦耳濡目染形成习惯,那大燕将恒强,乾楚将恒弱,假以时日,不战而屈人之兵绝非妄想。

所以,臣才会在范城铤而走险,不过,臣失败了。

而当臣失败后,乾楚之格局,将更为紧张,乾楚之联盟,将更为巩固,就算无法胜燕于全局,也当胜燕于一隅。

故而,有了梁地乾楚联军精锐之设伏。”

姬成玦闭着眼听着,指节轻轻地敲击着自己的膝盖。

年尧继续道:

“是陛下,给了乾楚这一个机会。”

说完这话,年尧仔细地看着姬成玦的神情。

只见这位皇帝听了这话后,嘴角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让人察觉不出他是喜还是怒;

“大燕先皇帝在时,曾让大皇子领兵,结果战败;

陛下欲收兵权,实则为和平西王分割晋地之权柄,然陛下所用非人,造成肃山大营之乱,由此引发出虎威伯的调动以及后来梁地之全军覆没。

陛下所要做的,臣能理解,但……陛下,分割兵权,实收军心,非一道旨意亦或者地方朝廷之联动,没这般简单。

因为陛下您,没办法亲自出这燕京城,披挂上阵。”

“这件事,朕后来想过,朕确实是做得急切了,而且法子上,也用错了,正如你所言,朕不该派人去切割,因为朕不可能自封为什么大将军。

朕应该像做买卖一样,多提拔多安插几个掌柜的上来。”

“陛下英明,陛下能指挥的能收服的,是那些将领和将门,就算是军权收于朝廷,这中间,依旧得假他人之手。

收一人之心易,收万人之心难。”

“这个,先放一放,朕这次来,主要是想听听你对接下来战局的看法。”

“陛下,平西王率军出征,场面上固然浩浩荡荡,但燕国,应该已无后勤补给之能力,所以,平西王就粮于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这偏偏,让本该可以占据着战场正面优势的燕军,无法耐心下来寻求破绽。

高手过招,强者,本该有见招拆招的优势,而燕军,没有。”

“国力虚弱,没办法啊。”姬成玦晃了晃手指,继续道,“那然后呢?你觉得,平西王率军入乾,是怎样的一步棋?”

年尧咽了口唾沫,

道;

“是一招……臭棋!”

姬成玦睁开了眼,看着年尧。

“平西王明明是因为无法在梁地打开局面,再加上盛名所累,不愿意和乾楚联军做默契地他撤我进,不想兴师动众之后,就只拿到这一个面子上的空壳大捷。

所以,这才有了平西王率军入乾之举。

他这是在赌,他这是在任性,无非是不想坠了自己百战百胜的威名!”

“朝堂上,有不少大臣和你的意见一致。”姬成玦说道,“说平西王,不以社稷家国为重,而以自身虚名为要,铤而走险,是为对大燕江山社稷之渎职。”

“陛下,他们说得没错。”年尧肯定道。

“但朕,并不想听这些,朕已经命燕地民夫辎重,尽可能地支援南望城,让朕的大哥出面,牵扯住乾人的三边。”

“也正因如此,臣才认为,平西王这是走火入魔了,他分明知道如今之大燕,很难再行举国之力开战,纵然有燕国铁骑在,可没有辅兵没有民夫,强行开战,无非就是进行一场又一场的冒险。

而若是平西王失败了,甚至他自己也和虎威伯一样,那么,大燕将立刻……”

说到这里,年尧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地吐出来。

“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