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那一刀!(第3/5页)

皇帝看着郑凡,

问道;

“你觉得我说得不对?”

“你是真的懂。”

“呵呵呵。”皇帝满足地笑了。

郑凡开口道:“一时之法,以适应一时之势,势如水,水无常形,法亦无常形。”

皇帝点点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变法革新,是吧?”

不等王爷再开口,

皇帝拍了一把大腿,

道;

“但问题就又来了,父皇马踏门阀,用的是镇北军,率军的是李梁亭,镇北军乃北封郡与荒漠之军,李家虽然一度被称为当年大燕门阀之最,但你我都清楚,李家,其实不算门阀。

也正因为有这一支镇北军,马踏门阀才能成为可能。

靖南王为何要自灭满门,为何马踏门阀之举父皇不以靖南军为先?

因为当时大燕,朝堂、地方,乃至军中,唯一不受门阀桎梏的,只有镇北军了。

都知道大燕想要彻底干趴蛮族,想要一统诸夏,需要集权,可问题是,集谁的权?

用他们的刀,来割他们自己的肉么?

变法革新为何难?

谁又能坐在椅子上的同时,再将椅子翻个个儿呢?

就比如这晋东之局,

要是哪一天,咱俩真的做成了。

你姓郑的还在,以你姓郑的威望,倒是有可能在最后再改一改,变一变;

你儿子呢?

你儿子能变么?

这些标户,拥护你儿子继任你的王位,是他们撑着你儿子在王位上坐稳的,又怎可能再削他们的肉?

到头来,

又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喽。”

郑凡沉默了。

很多时候,作为这个世上的外来者,总是有一种……清高。

总觉得自己看透了一切,也高于一切,但实则,每个时代里,都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目光,可以穿透时代的局限,看得更高和更远的。

就比如,姬老六。

皇帝吃了口肉,从皇后手里接过了帕子,擦了擦嘴:

“所以,想明白了这些,我就什么都放下了。

老子又不能长生不老,

这世上又不可能有真正的万世之法,

日月更替,四季流转,

到头来,还是那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皇帝伸手,搭在了王爷的肩膀上,

“咱哥俩这一代,先图一个诸夏一统,剩下的,后辈们自己玩儿去。”

这是皇帝在剖析自己的心迹;

这些话,在信里,不适合说,只有当面讲出,才能显真诚。

毕竟,这也是一种约定。

忌惮与反忌惮,

朝廷和地方,

种种矛盾,都可以搁置下去,留给后辈吧。

他们俩,

只需要在这辈子,尽情地玩耍。

身为天子,话讲到这一步,真的是难能可贵了。

“呵。”

郑凡笑了笑,

道:

“姬老六。”

“哎。”

“我也说句心里话吧,我郑凡,自始至终,都不觉得自己欠你什么。”

“你放屁!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早年出征时带的棺材和你王府下面,埋着的是什么。”

二人最早相见于荒漠,镇北侯府门前,沙拓阙石叩门,被包围时,突围直冲六皇子马车,郑凡“舍命”相救。

“老子一开始就觉得奇怪了,怎么的,你这卧龙凤雏,这般人才,命怎么也能这般好,还能正好救了咱?

也不是老子故意调查你,还是这几年,你根基深厚了,也不藏着掖着了,你王府下面那口棺材的事,传闻本就不少。

再联想到当年诈尸而走的左谷蠡王尸体,可不就对上了么!

你没救我,

但我却从一开始帮了你,

还想办法通过兵部把你调到了银浪郡翠柳堡接下来的战事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