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瑕疵(第2/3页)

这里的学子们学习状态还不错,虽然班里多了一个人,也不影响他们背书的热情,一个个摇头晃脑背的十分入神。

放在往常,不等学子们背的滚瓜烂熟了,齐夫子是不会讲解其意的,但今天多了一个人来听课,他就有些犹豫了。

若是一直让学生背书,对方会不会觉得府学夫子徒有虚名呢?想到这里,齐夫子便让学生停下了:“大家先停一下,适才让大家背的《荀子》劝学篇一,大家背好了吗?”

学子们虽不知他为何提前问了,但还是老实地回答道:“请夫子考较!”

齐夫子没有像往前一样挨个挑起来背诵,而是根据他们平时的表现,挑了几个记忆力最好的学生来背,他们一站起来便满脸自信地张口,流畅无误地将这篇文章背背诵下来。

待他们背完之后,齐夫子就开始解释了。他没有照本宣科,直接释义,而是先让学生们自己理解一下,再挑人站起来试着解读每一句。他挑选的学生也是那种平常就很出众的,每一句话都解读的十分精彩,甚至能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一堂课下来,学生表现得十分精彩,夫子点拨的也很到位,乍看下来,这算是一堂很不错的公开课了。

但是,按楚辞的要求来看,这堂公开课还是有瑕疵的。

许是看出楚辞的表情有些不满意,课后,齐夫子带着楚辞去了他办公的地方。这时房里还没有几个人,齐夫子带着楚辞进去时,那聚在一起说话的几人便过来了。

楚辞本有些尴尬,觉得自己快要掉马了。谁知这几人也属年轻之流,那日楚辞巡查时只远远看了他一眼便是,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就立刻放下心来。

“齐夫子,这位是?”有个夫子好奇地问道。

齐夫子想要出声,却忽然想起眼前这人根本就没和他说自己的姓名,一时有些尴尬。楚辞敏感地察觉到他的停顿,笑着接过了话题:“在下乃是村学的一名夫子,我姓楚。”

“楚夫子?敢问你来府学是为何事?”

“哦,我是来取经求道的,方才我听了齐夫子一堂课,感觉受益良多啊。”

“哦,怎么个受益法?”那人又问,脸上有些好奇的神色。

“齐夫子讲学时耐心十足,能给予学子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填鸭式的塞入,这一点最值得人称道。”楚辞说道。

这是他在古代听课时比较难看到的一幕,这时候还不太讲究什么师生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之类的理念更是闻所未闻,于是基本上都是一个教一个学,课堂上提问的次数少之又少,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当堂提出,而是课后求教。

在场的几人都有些发懵,就连上课的齐夫子都很奇怪,现在村学的人说话都这么难懂了吗?

有人提出疑问,楚辞便毫不犹豫地回答了:“独立思考指的是让学子在夫子讲解之前便自己理解其意,有了自己的想法,夫子讲解起来时才更容易听懂。而填鸭式教学,就好像夫子是农人,学子是鸭子一般,农人不断地将草料塞进鸭子的嘴里,也不管它到底能不能吃下去,有没有吸收进去。这样一来,鸭子看着是大了,可实际上它根本就不明其意,只是表面光鲜而已。”

这些夫子有些不快,因为他们不喜欢楚辞的比喻。可不喜欢归不喜欢,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楚辞说的似乎有点道理。

“看来齐兄的课果然很好,不然怎么让楚夫子如此推崇,改天我等也去听一听,学上几招,免得误人子弟?”

齐夫子见话题转到了身上,马上就摇手了:“各位于教学一途可是我辈楷模,小弟班门弄斧,也不过是学了个皮毛而已。”

这强烈的求生欲让刚刚还有点不服气的夫子瞬间消了气。他见楚辞立在一旁但笑不语,又把话题转回了楚辞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