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急件(第3/4页)

等他们一走,楚辞就迫不及待将信拿了起来。第一封就是寇静寄来的,他的字遒劲有力,字迹里透着一股沉稳可靠的感觉,楚辞每次拆封时,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把信封破坏了。在他的床底下放着一个箱子,箱子里满满都是寇静寄来的书信。楚辞想着,等他们老了之后,可以坐在院子里,一边品茶,一边拿出这些信,聊一聊年轻时发生的事。

楚辞没有急着拆封,放下之后又拿起第二封。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封信并非是寇静寄来的,而是他的先生秦夫子寄来的。

上个月中他们刚通过信,按道理说,秦夫子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寄信过来。

一定有事发生!楚辞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连忙将信封撕开,迫不及待地看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表情由惊转喜,只因为发生的事并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大好事。袁山县学的孔山长因年岁渐大,故辞去山长之职,回家荣养了。在他离开之前,已经向本县分巡道递了推荐信,上面推荐秦夫子担任县学山长。

事实上,即使他不推荐,上面也是这样考虑的,谁叫秦夫子是圣上亲赐的“师之典范”,别说县学了,只要他愿意,府学山长也得给他让位。只不过秦夫子有言在先,不愿意离开袁山县学,上面这才作罢。

因怕秦夫子推辞,上头这次来了个先斩后奏,孔山长前脚刚走,提学司的公文后脚就来了,完全不给别人幻想的空间。

秦夫子被山长了,即使心里还有些不太愿意,但到底还是接下了这个重任,于一月底走马上任,正式成为了县学的山长。

因有御赐匾额和状元之师双重称号在身,袁山周边的学子听说他当了山长,县学报名的人数立刻呈几何倍数上涨了。他也是忙了一段时间,才有空给他的得意门生去一封信,说一说这件事。

楚辞看完之后,马上从桌上扯出一张纸,极尽彩虹屁之能事,把秦夫子描述成了天底下最好的夫子,说在他的领导下,袁山县学一定会再创辉煌。而后,他又劝秦夫子尽量少应酬,逼不得已,就少喝一点酒,要以身体为重。最后,他让秦夫子将楚小远和钟离钰送到学舍里和同窗一起住,以免为公务伤神之后还要担心他们。

写完给夫子的回信后,楚辞将其摊开放到一边晾干字迹,然后便将寇静的信拿起来,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抽出里头的信纸,慢慢看了起来。

他的嘴角原本一直噙着一抹笑,在看信时这笑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寇静信上将他姐夫威胁他的事情告诉了楚辞,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丝委屈无奈,让楚辞很是心疼。

他知道寇静对于他爹和姐姐的死心里一直都有疙瘩,认为是他自己刑克六亲,才害他们英年早逝。他对钟离钰也十分看重,可是又不敢太过亲近,生怕靠太近了会对小外甥有所不利。

如今这负心薄幸的钟离情不止说要接回钟离钰,言辞之间还暗示了他的命数害人,可以说是很不要脸了。

楚辞义愤填膺,对于信开头说的朝廷用了教育报模板马上就要对他进行赏赐一事完全抛之脑后,一心只想着该怎么样才能阻止钟离情接回小钰儿。

可是,他再怎么努力想办法,始终也没有想出。这世间就没有亲爹在世反而跟着舅舅过日子的道理。像姜显能够跟着母亲生活,是因为他母亲尚在人间又身份贵重,即使如此,他的身上还是得顶着王府四少的头衔,不能完全与他撇清关系。

为今之计,只有拖字决了。楚辞心思一定,便将刚刚写给秦夫子的那封信又拿了过来,另起一张空白信纸,将上面的内容誊抄了下来,对于两小的安排,却重新写了。

写完后,他又拿过一张纸给徐管家写了一封信,将这事的前因后果告知他,并让他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