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3页)

两世为人,竟然会生出怜悯的情绪来。

回了永和宫,

偏殿东头的角落,青石板上,秋意还跪在那里,眼圈泛红。

德妃平淡地瞥了一眼,回了殿内。

进了内殿,管嬷嬷迎上来,笑道:“娘娘,刚刚李公公来传话,皇上召您去干清宫伴驾呢。”

德妃伴驾是常态,并没有那等小妃嫔的诚惶诚恐。

坐在梳妆台前,她不紧不慢地梳妆整齐,顺口吩咐道,“外头秋意等到了时辰,就让她起来吧。”

换了衣裳,又转头吩咐管嬷嬷,“另外,今秋有一批放出去的宫女名额是吧,将她的名字添上。”

虽然大清后宫的规矩,宫女要满二十五岁才放出去,但偶尔也有报病弱痼疾提前几年的。

这算是她给这丫头最后的仁慈了。也看在她没有真干出什么蠢事的份儿上。

管嬷嬷低头领命。

德妃出了永和宫,登上轿辇,去了干清宫。

***

养心殿内,康熙坐在桌案边上,提笔写着一本奏折。

德妃安静地立在旁边,替他研墨。

红袖添香,两人之间有种沉静和谐的气氛。

梁九功趁着入殿奉茶的功夫看了一眼,就命等在外头端着绿头牌的宫人退下了,这光景,今晚肯定是德妃娘娘侍寝了。

一口气批阅完,康熙揉着额头,茶水恰到好处地奉了上来。

康熙接过抿了一口,香醇甘甜,不禁笑道:“还是你最知道朕啊。”

“皇上过誉了。”德妃笑容温婉。

康熙最赞赏的就是德妃这般宠辱不惊的性子,这些年他看得清楚,四妃虽说平起平坐,但惠妃太过功利,荣妃性格庸碌,宜妃的爽利性子虽好,却不够缜密心细。唯有德妃事事从容,进退得宜,最让他满意贴心。

在她身边,有种在其余妃嫔身上都没有的安宁祥和。康熙有时候会想,民间所称的老夫老妻,大概就是如此了。

到了这个年龄,膝下皇子又多,康熙已经不准备再册封皇后了,将来的后宫,就交给德妃主持,荣妃和宜妃辅佐吧。德妃可以先提为贵妃俸禄,等过段日子再正式晋封。

两人说着闲话。

梁九功进来,禀报道:“皇上之前派去调查的人已经有了消息。”

“康熙提起精神,如何?”

“之前大阿哥在长春宫伪装放火之后,那魏常在提前警醒,竟然逃走了……”

骤然听到这个名字,德妃目光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