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大婚(一)(第3/4页)

单独在屋里待得太久,不太好。

但是她心里还有一桩心愿。

“二哥哥……”

探春踟蹰一番,声若蚊蝇的唤了一声,声音很低很低,她想着,要是贾宝玉没听见,就算了。

偏偏贾宝玉耳聪目明,即时问:“怎么了?”

探春沉默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道:“二哥哥,你能抱我到那边榻上去躺一下吗?就一下,就像,抱新娘子那样……”

贾宝玉一愣,然后沉默下来,点点头。

……

三日后,正月十五,元宵节。

但是这一日,整个京城,竟似乎都忘记了这个传统的节日。

豪门大族、平民小户人家,嘴里谈的最多的竟是,今儿是当朝太孙殿下的大婚之日!

有身份地位的,能够收到皇室广发的请柬的,都着好服装,准备着贺礼,入皇城为太孙贺。

普通士人、老百姓,也有不少出门看热闹。

不怪他们都知道这事,实在是大年以来,外头的动静闹得轰轰烈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初十以来,便有大批宫人从皇城出来,一路铺陈红毯至西城。

及至过了西城大道,竟分两路而去。

有好事者寻迹而去,就发现一路朝着前宰相府叶家而去,一路朝着宁荣街,然后又分为两路,一路至荣国府贾家,一路至皇商薛家。

很多人这个时候才相信,原来太孙一次娶三妃的传闻竟是真的,一时间又引发热议。

不过大多数人皆是争相赞美,甚至引为佳话。

谁不知道,太孙虽然主政未久,不但彻底平息了内乱,使得京城重新安宁繁荣起来,甚至朝廷在他的带领下已经颁布了数条利国利民的新政。

民间有传,太孙殿下,乃是太上皇精心挑选的国之储君,将来必又是一代圣君。

普通人只相信他们眼睛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东西,大家都说太孙好,又岂有人敢不附和?

便是有些微弱的不利流言,老百姓们自己都能找到充足的理由反驳……

因此,太孙殿下的大婚,注定是举国以来令最多人关注,也最热闹的婚礼。

果然,刚刚下午,锣鼓声还未响起之前,那铺陈着红毯的大街两旁,已经自发的聚满了围观的群众。

他们都想要看看,究竟是何等样的女子,才能得到太孙殿下的青睐,入主太孙府。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新王妃肯定是坐在八抬大轿里面,不可能会露面,他们也不可能靠近,但是只要能这么远远的瞧上那凤轿一眼,瞧瞧那女子出嫁最隆重的仪仗,便也不虚此行。

……

相比较于外面的议论、拥挤,皇城内太孙府内外,则显得更加热闹。

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皇室宗亲、文武大臣、勋贵门户等,凡是接到请柬的人家,掌家人都亲自来了。

有的,甚至连带着夫人和子女一道来贺。

更有一些人特意将家里模样好的适龄女儿带来……

虽然不会蠢到在这个节点上向太孙举荐女儿,但是带上总没坏处。

万一就让太孙殿下瞧上了呢?

再说,就算没碰见太孙,那酒宴上那般多的王孙贵胄,岂不正是一场择婿的好时机?

若是能趁此择成一门佳婿,一来省了事,二来太孙知道,说不定也会心悦而赞许。

毕竟喜事,从来不嫌多的,他们这也算是给太孙的大婚添喜了。

贾宝玉此时也在王府之内,忙碌自然是忙碌一些。虽然以他的身份可以端架子,但是他却没有。

这些人都是来喝他喜酒的,必须以宾客之礼待之,方更显欢庆的氛围。

只是这样一来,寒暄闲聊且罢,难得是酒宴开始之后,各路人马齐来找他敬酒。

幸好云霓一声娇斥:“酒你们自己吃就行了,景桓哥哥等会还要去接我嫂子们,耽搁了你们担待的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