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5我说,你说。(第2/3页)

出租一个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陪聊?陪睡?陪喝酒?陪吃饭?扮演女友?大多人对出租的认识都停留在这个层面,很多人会说,淘宝上早就有这样的“买卖”了。据我所知,也有电影拍摄的是租女友回家的故事。在电影里,最后就真的成了女友。我想说的是出租不仅仅是这些,如果你知道东京的一位出租大叔的故事,你就会知道出租是一件非常温暖的事情。如果你知道我的【出租六回】的事情,你就会知道出租是有各种可能性的。

有人说,你凭什么出租呢?

一开始,我凭借的就是好奇心,我好奇什么人会租我?我会遇到什么样的故事?就凭借这一点。

2012年,我在当时工作的杂志上看到一篇报道,一个美国年轻人把自己家的所有家当都拿出去出租,把自己家的自行车、沙发、微波炉,甚至是自己的衬衫都拿出去出租。我当时就在想,那为什么不把一个人拿出去出租呢?会有人租吗?会被租去干嘛?会遇到什么样的故事呢?

因此【出租六回】专栏就诞生了,当时我凭借的是记者的身份,因此别人对我信任,租了我。

我凭借的是我的朋友圈,渐渐建立的信用。

我用我的一篇篇真实的出租故事,把自己出租了出去。

我凭借我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把【出租六回】当成我的事业,当成一种探索,我边做边琢磨。一个人为什么要租我?因为我在做这件事情,坚持在做这件事情。我想以此维生,我想把它当作我的职业,我的收入来源。我想在有人想找一个陌生人说话时,可以因为有我的存在,让她感到温暖。我想因为我的存在,帮一些人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因为是一个人。而有时人总是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出租一个人就是你建立你的信用,出租你的信用。而你的信用由你报价。

真的人人可以出租吗?

显然不是,就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uber司机。

如果你“啥也不是”,你可以出租吗?

我想是可以的,我证明了这一点,我就是“啥也不是”,我的行为正在证明这一点,东京的出租大叔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位东京大叔也不是什么帅哥,我记得就是一位普通的理发师。出租一个人看起来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件事情,但它需要一个媒介或者说平台。你需要开通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一个网站,或者你加入了一个app,或者你在路边摆个摊。你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媒介或平台,就像无数人在淘宝卖衣服一样,你也可以去卖。至于卖得怎么样,这只能靠你自己。

或许你出租了两天,你就不出租了。或许你出租了半个月,你就不出租了。或许你出租了半年,也无人租你。出租是一个职业,它和uber司机一样。它的职业门槛就是你如何理解“出租一个人这件事情”。之所以一个有车的人,成为了uber司机,那是因为uber公司解决和建立了uber,它帮你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而哪天如果一个公司解决和定性了“出租一个人这件事情”,那么你只需要加入这个公司即可。而当下,貌似还只能是处于“黑车”个体户的状态。技术是未来,如果你要解决一个人类的大问题,那肯定将是一个技术问题。而租人大多时候,是一个精神需求,这或许是技术上最大的难题。

出租自己会成为一种潮流吗?

会的,俨然已经是一种潮流了。将来可能会有倾听公司,整个公司的员工的工作就是倾听一个人的倾诉,听着对方讲完。就像电影《她》中的男主角,代人写信。它之所以会成为潮流,因为它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机械的,是需要投入感情的,是需要用心的,是需要信任的。每一位出租者都在为这个潮流增加魅力。如果你真的是一位出租者的话,你或许会成为一个职业的倾听者,你或许会成为一个职业的专给老公唱歌的人,你或许会成为一个职业的陪人晒太阳的人,你或许会成为一个职业陪人钓鱼的钓鱼者,你或许会成为一个职业的接受别人唾骂的人等等。未来的细分市场,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你被一个人骂10分钟,或许你就可以赚6666元。你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受别人的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