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3/5页)

见夏菊花没有了往日的随和,郑主任也知道自己刚才表现有点差劲,往回找补说:“当然挺好,我刚才不是说了嘛,如果拿到地区去,就没别人啥事了。”

夏菊花点了点头:“那郑玉任你给这些东西定个价吧,如果希望我们平安庄的编织品参加博览会,我们就得每样一百件成品编出来,你看是不是把定金先付了。”

于是便进入了定价环节,除了笔筒和字席以往有价格之外,夏菊花和郑主任真是一样一样掰扯——后编的几样太费工夫,加之平安庄工分值的提高,编织品价格不上去,回去没法给妇女们记工分。

最终讲好的价格是鸡家族每组八块钱,十二属相每组十五块钱,而夏菊花编的挂饰每挂六块钱。郑主任很为难的跟夏菊花商量:“夏大队长,要不每样你们只编五十个吧,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就算拿到博览会上去,恐怕也……”

夏菊花想想同意了:这时候大家都还在为解决温饱奋斗呢,刚才谈价格的编织品,最终的销路肯定是面向友好国家。这个时候的友好国家才几个,卖不出去砸到自己手里还不如少编点儿。

“行,那这几样我们就都编五十个,字席和笔筒还按一百个编吧。”

郑主任见夏菊花如此理解自己,心里有些不好意思,咬着牙让会计马上给平安庄付了一半的定金,张罗着让人把东西放进库房。

夏菊花对他摇头说:“郑主任,这东西还是拉回我们平安庄吧,要不出点啥事咱们说不清楚。”

郑主任想想点头同意,眼睁睁看着夏菊花和刘志双把东西重新装上拖拉机,不停的让他们小心点儿,别把东西给压坏了。

“娘,咱们编的东西不行呀?”刘志双直到拖拉机离开县供销社,才问出口。

夏菊花摇头说:“行,郑主任觉得咱们编的东西,拿到地区都是头一份,不过怕有人把样子学去,先拉回平安庄放着。哎,先不回村呢,咱们先去邮局把东西给志/军他们邮去。”

原来来县城的时候,已经把要给新兵们的方便酸辣粉都装上拖拉机了,免得还要特意跑一趟。寄的不多,一百零五袋。她在写给刘志/军和刘志亮的信里写的很清楚,让他们给新兵们每人分上五袋,就当是跟家里人一起过年了——按夏菊花算的时间,东西邮到的孩子们当兵的地方,也该是过年的时候了。

谁让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快递一说,交通太不方便了。

回家后自然要把赵仙枝等人再叫到家里,将情况跟她们都说明白,再把四千多块钱定金交给陈秋生和刘红玲,让她们当面点清。

赵仙枝见有这么些定金,十分遗憾的说:“这要是一样都编一百个的话,咱们不是得挣上万块。”

在人均工次二三十块钱的年月,上万块钱是啥概念,就算是平安庄所有人一起分,一人都能分到二十块!

夏菊花不得不提醒她:“钱是不少,可是得先选出人来学会编新花样,得把需要的苇皮按颜色泡出来,以前的订单还得完成,你的事儿不少。”

赵仙枝知道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比任何时候都重,不过还是向夏菊花保证:“队长,你放心吧。那天安排人的时候,我就把新招来的人都安排编席去了,篮子也还是让姑娘们编,笔筒也不费啥事儿。”

听她心里有了计较,夏菊花也就放心了,不过挂饰得她亲自教,七奶也得教人编动物,夏菊花干脆带着挑出来的人,每天都到七奶家里一起编了起来。

这天正编着呢,常会计一脸笑容的过来找人了:“大队长,县供销社的郑主任来了。”

夏菊花还奇怪呢:“又不是没来过,你咋这么高兴呢?”

常会计还是笑呵呵的:“他可不是一个人来的,是坐着吉普车来的,我也沾光从大队部坐到了平安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