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3/5页)

等到友人们心满意足的拿到了承载华国友谊的订单,夏菊花叫过翻译,自己拿起承平地区别的特产,向着友人们微笑起来。

郑科长看着夏菊花的微笑,心里有一种奇异的、看到狼外婆向小红帽的笑容的感觉,等听完夏菊花的话,这种感觉进一步加深了:“各位友好国家的朋友,我们L省承平地区,不光有美丽的编织品,还有其他东西也都很不错……”

国际友人早已经被夏菊花神乎其技的编织技术给震住了,现在听到她有话要说,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想听明白,略懂几句华语的听清了一二分,不懂的各自的翻译、羊城日报的记者还有L省的翻译都帮忙,飞快的把夏菊花的话,翻译成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那就是:

承平地区不光编织品好,别的特产也好。吃的东西口感好、功效好,用的东西结实抗造,穿的东西样式、算了样式可以忽略,可它的花色却有华国特色,正是各个友好国家向国民展示两国友好的不二选择。

国际友人们听到翻译的介绍,再一次沸腾了,纷纷拿起夏菊花指出的产品看了又看——他们来参加博览会,自然是要采购的,说实话此时华国各省的展台区别不大,吃、喝、穿几样涵盖了展会的大部分内容,机器产品只有寥寥的几件。

既然区别不大,那采购哪个展位的不是采购,何不采购得到他们认可的、夏菊花介绍的产品呢?于是郑科长更忙了,L省的翻译几乎变成了郑科长一人的专属翻译。

别的地区参展人员,也想趁机介绍一下自己地区的产品——虽然来参加博览会,对订单没有硬性要求,可真的一单都没有的话,也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夏大姐,”趁着夏菊花好不容易停下喝口水的空当,有人上来跟她套近乎:“你看一会儿能不能帮着介绍一下我们地区的产品?”

夏菊花把嘴里的水咽下去,有些为难的看了看被递到眼前的布料,为难的说:“可是我对你们的产品一点儿也不熟悉,不知道该从哪儿介绍起呀。”

递布料的人一噎,又找不出夏菊花的毛病,只好默默退了下去。另外几个也想请夏菊花介绍一下本地区产品的人,见状不得不离夏菊花他们远一点——不离远就挡住友人们跟夏菊花交流的道儿了,他们刚才已经被急性子的友人推了好几把。

顾副主任已经得到了L省展位火爆的消息,悄无声息的过来看情况,发现夏菊花虽然看起来还有些紧张,可是说出的话条理清楚,介绍起承平地区的产品来滔滔不绝,不由暗暗点了点头。

由于展位一直人来人往,夏菊花中午饭都是抽空解决的,等晚上回到招待所,更是觉得自己嗓子都冒烟了:这一天话说的太多了。

“夏菊花同志,这边坐。”一进食堂,顾副主任就向夏菊花招手,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的位置。夏菊花看了郑科长一眼,两人一起来到顾副主任一桌。

“主任,有啥指示?”郑科长并不马上落坐,而是等着顾副主任的进一步指示。

顾副主任一笑,指着夏菊花旁边的位置说:“你也坐,咱们边吃边说。”

郑科长忐忑的坐了下来,拿起筷子后微微抬手,却不挟菜——L省参加博览会一共二十多个人,各地区供销社每桌十人,顾副主任这一桌都是省供销社的。虽然有的人可能级别还没有郑科长高,可人家在省供销社,衙门口可比地区供销社大,郑科长还得低调一点儿。

那边顾副主任正向夏菊花介绍呢:“这个鱼片跟咱们L省的做法不一样,羊城人吃的清淡,你尝尝合口不?”

夏菊花吃了一口,觉得顾副主任说的没错,与习惯浓油酱赤的L省做法相比,清蒸鱼片确实让夏菊花觉得有些寡淡。

不过一个地方一个风味,夏菊花觉得自己没有评价的资格,把筷子伸向另一道看起来用清水煮出来的鸡。顾副主任又介绍说:“这是白斩鸡,咱们L省很少吃,得蘸点料才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