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4/5页)

运输也不是啥难题,平德县自己有运输队,红星公社农机站和平安庄自己同样有拖拉机,轰隆隆的车队一开,石子就源源不绝的运到了修路现场。

看着一堆一堆散落在路基边的石子,李长顺跟五爷说:“得让大家加把劲把路基挖出来。”

五爷便点头——两位老人家是监督组的成员,买石子带运输花出去近一万七千多块钱,可把他们给心疼坏了,生怕有人趁着天黑偷回家去,便轮流盯在现场,两双眼睛看谁都十分警惕。

刘力群很担心他们两的身体,与夏菊花商量之后,不得不再次把民兵组织起来巡逻,才让两人晚上能安心回家睡觉,却拦不住他们白天不停的出现在路边。

“我说大队长、五爷,你们还是回家歇歇吧。”这不,刘力群看到两人小声商量事儿,有些无奈的走过来劝他们:“这边有人盯着,别的大队挖的路基我也看了,都合标准,更有交通局两位技术员盯着,出不了问题。倒是你们两风吹日晒出点毛病来,大队长还不得跟我拼命。”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两位就是平安庄大队的宝贝。不光夏菊花愿意他们一直身体康健,平安庄大队的社员们现在已经有了共识,那就是这两人不能倒,不光不能倒,还得活得长长久久的。

被人希望活得长长久久的五爷,自忖中是个普通社员,对刘力群这个民兵队长说的话只是笑笑,李长顺却不耐烦的向刘力群摆手,撵他去盯着工地:

“你才比我们小几岁,就敢看不起我们。把你的工监好,别让那些人白拿工钱比啥都强。唉,菊花啥都好,就是这手太松了,给的工钱太高。拿那么些工钱,他们要是还不好好修路基,你得跟他们大队干部说换人,别觉得面子下不来,就不好意思张嘴。”

刘力群听了只是个笑,还说自己不老,听听这唠叨的话,转了不知几个意思了。也就是自己一直跟着李长顺工作,才能听明白他报怨的都是啥。

即知他在抱怨,刘力群就得替夏菊花说几句话:“我估摸着,大队长肯定觉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咱们把工钱开高一点儿,那些人再不好好干就是他们的问题,咱们想开人也理直气壮。”

这话倒是没错,李长顺没话反驳,却可以接着撵刘力群去巡工地,把刘力群搞得哭笑不得,巴不得夏菊花自己出现在面前,好说说这两个不服老的老人家。

夏菊花此时却没有时间,来跟李长顺和五爷讨论其他大队社员工钱是多、是少的问题,她正在接部队首长的电话:“……所以首长,请你们千万不要误会,我们只是为了社员出行更方便,所以利用夏收后秋收前,社员不太忙的时间,整修一下道路。是的是的,我们没有什么困难,路基已经整修得差不多了。对,对,石子、石灰也都已经购买完了。”

电话那头的部队首长沉默了一下,又问:“那么酸辣粉还能按时运出来吗?”

这一点早在修路之前平安庄已经有了解决办法,所以夏菊花还是很有信心的说:“请首长放心,肯定没有问题。为了保证酸辣粉及时供应部队,我们平德县领导替平安庄在县城协调了一个仓库,我们的成品现在每三天会运到仓库里。部队随时来车,随时可以运走。”如何从平安庄运到县城的,夏菊花没有说明。

但是电话那头的人一想就能明白,路不通,只能用人力搬或扛。沉默了一会,话筒里传来深沉的道谢声:“夏菊花同志,谢谢你,谢谢平安庄大队的全体社员,也谢谢平德县的领导同志们。”

很明显,夏菊花刚才的辩解,并没有说服对方相信平安庄修路只是为了自己出行,让放下电话的夏菊花,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都怪她怕部队在外地协调的红薯过多,不能收购石料厂附近大队的红薯,所以打了个电话给部队的林宏亮,希望他再协调红薯的时候,能考虑一下石料厂所在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