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4/5页)

夏菊花连忙说:“我们大队的人也脱些,不过不太够。你们大队有多少我们先收多少,等收完了计了数,才能知道还差多少。就是这价钱……”

现在砖不好买,可是土坯上河边推了土、出点力就能脱出来,所以不值啥钱,夏洪民并不趁此要高价:“现在一块砖才一分钱,有一大半在人工和煤上。这样,你觉得土坯一分钱三块、瓦片一分钱两块咋样?”打瓦片比脱土坯费工夫,价格就比土坯贵些。

这个价钱,比平安庄大队社员自己脱土坯还便宜些,夏菊花当然同意:“行,那咱们就说好了。我让夏龙他们两个脱了些,算下来土坯和瓦片都有一万多不到两万块,到时候别忘了给他们记上。”

夏洪民连连答应下来,还陪着夏菊花一起到砖窑看了下,让她好好给提提意见,看砖窑想扩大生产,该多建几个窑合适。

对于夏洪民想扩大砖厂,夏菊花还是挺吃惊的,毕竟现在煤不好买,来烧砖的人少,扩大砖厂怕是一时赚不着钱。

不想夏洪民想这个问题不是一天半天,现在说起来也头头是道:“现在看来是不赚钱,可你们平安庄大队也就这两年忙着建厂子,社员们忙了些,顾不得自己家里的事儿。等到你们不忙了,社员们是不是就想着起新房了?你们平安庄人个个手里有钱,谁还愿意盖土坯房,那时候不就该需要我们的砖了?”

别觉得夏洪民把希望寄托在平安庄身上太想当然,要知道平安庄大队的工分值,红星公社各个大队都看在眼里的,再看那一车一车运来的红薯,以及一车一车运走的酸辣粉和编织品,就能知道未来几年,平安庄大队的工分值还会增加。

农民手里有了钱,头一件想的除了吃,剩下的就是盖房子。有一院新砖房,闺女儿子说亲都能提高好几个档次,平安庄社员为了说儿媳妇、聘闺女,也得盖新砖房。

夏洪民就是这么相信平安庄。

听了夏洪民的理由,夏菊花不得不佩服他这个大队长的确有眼光,跟着点了点头:“那倒是,光我那两个妯娌就想着盖新房呢,我平时听着还有好几家,没想清楚是盖土坯房还是盖砖瓦房。我估摸着,等我两个妯娌起了砖瓦房,他们也得跟着起。”

夏洪民乐了:“所以我觉得,扩大砖窑是早晚的事儿,那就赶早不赶晚。”说到这儿,他往四下看了一眼,才小声对夏菊花说:“不瞒你说,要是满仓他们两个没学会烧砖,我也不敢想着扩大砖窑。可三叔说满仓、满屋两个都能出师、自己看窑火了,我这心就动了。”

满仓和满屋竟然可以自己看窑火了,让夏菊花又是一个没想到,不过马上替两个侄子高兴起来:“这两小子竟然能看窑火了,刚才见了都没跟我说,看我回家不骂他们。这是好事儿,咋还瞒着我呢,真是不懂事,还怕我让他们请客是咋地。”

华国家长,孩子有了进步心里再高兴,当着外人的面总要谦虚两句,或是找出些不足说说,免得别人觉得自家炫耀。

夏洪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如一般华国人一样对夏菊花说:“那两小子可能是不好意思,才没对你说。两个都是好孩子,才大半年就学会看窑火,三叔都说没想到呢。你不夸人家还要骂,小心下回人家不接你回娘家。”

两个侄子会不会接自己回娘家,夏菊花并不放在心上:一辈子亲,两辈子表,三辈子算拉倒。就算侄子真不亲近自己这个姑姑,对夏菊花来说并不是啥损失。何况上辈子夏菊花那么落魄,满仓他们还跟着夏龙一起,到平安庄替她出头,她才不担心这辈子两人反而看不上自己。

这几次回娘家,几个孩子的表现,夏菊花都看在眼里呢。

夏洪民也就是开个玩笑,见夏菊花不当真自己也乐,转而向夏菊花请求,如果夏洼大队扩砖窑需要用煤和水泥,她是不是可以帮着协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