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征询(第2/8页)

旗民不婚,但架不住圣旨玉成啊。身为臣子,再怎么不舍,也得含泪送女儿上花轿。用她的婚姻,为满汉亲和做出一丝贡献。

张若霭这个老父亲沉吟许久,考虑到了所能考虑的一切。

就是没有想到,不是女儿看上,是女儿被看上。且秃小子身份高绝,根本由不得他们家说是或者否。

而在他无限纠结的时候,张廷玉已经一路坐轿进了圆明园,到了九州清晏,给雍正、永瑛跟永璧这个和亲王世子请过了安。

雍正怜他老迈,着人搬了椅子来。

张廷玉谢过,只虚虚坐了半边:“老臣谢皇上恩典,却不知皇上召见老臣,所谓何事?”

雍正倒也不绕圈子,直接笑言:“俗话说儿大当婚,太孙今年已经喊十九,世子也不过小他三岁。这兄弟俩都是该大婚成家,开枝散叶的时候了。”

“不怕衡臣笑话,为这两个小孽障,朕可是操心良多。前面皇后那个花宴,都是为了让小子们略微近距离地瞧瞧各位闺秀。”

“免得朕乱点鸳鸯谱,一番好意却造就两对怨侣。”

哎?

里头还有世子爷的事儿?以前没听说呀!

张廷玉心中纳罕,却半点不形于色。只微笑拱手:“民间有话,养儿一百岁,长忧九

十九。皇上虽然是当玛法的,但对于两位皇孙的疼爱,半点不下于父母对子女,甚至犹有过之。”

“就好像老臣对自家那小孙女儿一样,百般思虑,千般焦灼。既怕沉吟太过,误了孩子良缘。又怕考察不足,生生害了孙女。”

正不知道怎么把话头引过去的雍正:!!!有一句爱卿知我在喉咙里,特别强烈地想要喊出来。

但正琢磨着夺人家掌中珠呢,太嚣张了也不好。

于是他只微笑点头:“爱卿所言极是,再想不到,非但子女是债,竟连孙子孙女也是。”

说着,他还指了指永璧:“这小孽障昨日偶然邂逅爱卿家的宝贝孙女,一见钟情。求到了朕面前,不知爱卿可愿意与朕作个孙儿孙女的亲家呀?”

哈???

张廷玉整个人都傻了:“这,皇上这,这您召见微臣,不是要商议太孙婚礼事宜?”

雍正眨眼:“当然不是。太孙婚礼虽然重要,但那有礼部、内务府跟宗人府等。实在不行,还可以让和亲王多操点儿心,何至于劳动爱卿?”

“朕今日唤爱卿来,就是商量两个孩子的婚事。”

这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呢?

最是无情帝王家。

像和亲王那样的,亘古少见,更多的是红颜未老恩先断。幼仪那般单纯娇憨,哪儿应付得了复杂皇家呀?

顶多也就是有他们父子在,和亲王世子不敢做得过于不像话,不至于把宠妾灭妻之类的搞到台面上来。

哪如嫁个寻常人家,寻常后生那般轻松恣意?

而且……

抛开旗民不婚这条,事实上自家孙女的出身,便是做个太孙妃也绰绰有余了吧?和亲王世子求娶,皇上欣然答应什么的。怎么想,怎么有点阴谋的味道。

恍惚记得,康熙晚年。太子越发势大,惹先皇忌惮。先帝爷就是这样,抬着老大,老八出来搞平衡。当今不会也……

无数阴谋论在张大人脑海中不断盘旋,让他噗通一声跪下:“回皇上的话,世子爷天皇贵胄,斯文俊秀。小小年纪成果频出,于国于民都贡献体大。”

“如此人才,说相中了微臣家中的玩劣孙女,微尘只有感激涕零,且怀疑祖坟是不是冒了青烟。但……”

“旗民不婚,约定俗成,微臣不能也不敢去挑衅上百年的规则。”

“而且幼仪那孩子被微臣养得天真娇憨,不谙世事,实在胜任不了皇家媳妇的重责大任。到底世子爷以后是要接掌整个和亲王府的,各项事物错综复杂,需要一个贤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