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镜之书》(第2/3页)

手上的这本未定稿书籍,宋逐云将其暂时命名为《镜之书》。

其中关于《镜面世界》的章节,宋逐云刚刚写了一半,在已经写上去的部分里,她认为镜面世界可以分为两重。

宋逐云划掉“两重”,将之改为了“三重”。

“……镜面世界一共有三重,其中第一重,也就是与现世最接近的那一重,是倒影的世界,除了左右相反外,一切都与现实保持着一致。

“第二重是底层的扭曲世界,这里的空间感与外界全然不同,所有的一切呈现出扭曲且无序的状态。卡牌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镜面穿行。

“而在倒影的世界与扭曲的世界之外,还有一层‘洞彻’的世界,在这里,可以直接看到某些事物的本质,那里有着陈旧事物的残留,也是进行预测与感应的基础……”

宋逐云一边书写,一边思考——她现在大概明白,“无貌旅行家”不同外号的由来。

“无貌”暗示他没有固定的形象,这隐喻的是影像方面的能力,而“旅行家”多半是因为他能短时间能出现物理距离跨度极大的不同地点,“拼图匠人”透露了他空间方面的能力,“先知”则意味着预测力。

……

宋逐云只写了四十五分钟的《镜之书》就停笔,然后在太阳穴上抹了银叶薄荷的纯露,闭目小睡了一刻钟来恢复精神。

——在经历过多次san值狂掉的打击后,她也算是学会了劳逸结合。

当然能有那么多额外的休息时间,也是因为宋逐云可以利用镜面穿行的能力,减少路途上的耗费。

塔斯隆特的城市范围实在太广,而飞行器在居住区又会被限速,小学期课程还少一点,等开学课表排满了之后,宋逐云怀疑她有可能过上需要在飞行列车上写作业的生活。

今天下午只有一节课,宋逐云就顺带预约了一间仪式房,用来配合王蒙等人进行[予易之手]的仪式。

这种高阶仪式在举行过程中,有些材料是会被消耗殆尽的,比如那些贵重金属,再比如书写符纹的“纸张”——通常来说,这些“纸张”可以用怪物皮制作,但更多的是写在幻影蝴蝶的翅膀上,或者月莎草制的纸张上。

——月莎草也是副本植物,原产于塔斯隆特,因为容易培植而且用途广泛,能承载各种领域的符纹,从而迅速在各个星域推广。

除此之外,一些副本材料也可以被反复使用。

比如她现在租借到的一架铜天秤。

在仪式中,这代表着交换的概念。

被放置在[予易之手]中心的,是一张表面平整的空白沙盘。

在这个仪式中,文字的书写用具可根据需求指定,宋逐云之所以选用沙盘,是考虑到价格以及便捷性的双重因素。

她可以使用蜡菊晒干的杆茎当做笔,在沙盘上划出一个个字符,如果仪式成功的话,那么自己所写下的字符会被置换到王蒙那边,而王蒙写下的字符则会被置换到宋逐云这里。

为了保证这种置换是准确的,两边需要约定好一个指向性明确的符号。

宋逐云在塔斯隆特的图书馆里阅读过《符号学》,算是有基本的了解。

比如祈求类仪式中,就存在指代对应概念的符号,像“生命”的符号,就会指向“森林意志”,至于“容器”则会指向“血肉之瓶”。

如果换做是“镜”的话,那可以是宋逐云,也可以是“无貌旅行家”——因为后两者没有举行过[固定根源]的成神仪式,会出现概念上的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没被固定下来的通用性概念,以及没有特定对象的空白符号。

卡牌师在举行仪式的时候,在符纹中加上独特且合适的秘钥,来保证通讯渠道的准确与稳定。

在没有添加指向性明确的符号的情况下,[予易之手]的仪式同样可能成功,但可能会收到预料之外的通讯——有人曾将之戏称为“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