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问题出在哪(第2/3页)

“这……”赵兴旺哑了。上一回他敢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的产品质量没问题,那是因为他觉得这样一台设备根本没什么难度。但现在他不敢说了,事实就在面前,最关键的是,他连为什么断轴的原因都没搞清楚,哪敢再拍着胸脯说自己有把握呢?

这时候,赵兴根已经闻讯赶到了,看到那根断掉的支撑轴,他的脸色也异常难看。他先去和赵兴旺低声交流了几句,然后走到喻常发面前,说道:“喻总,这件事我非常抱歉。我的人品,喻总应当是知道的,我和兴旺绝对没有一点要哄骗喻总的意思,这一点请喻总相信。”

“兴根啊,你和兴旺都是我看着长大的,你们的人品怎么样,我怎么会不知道呢。可现在这个情况……”喻常发拖着长腔,等着赵兴根说话。

赵兴根说:“这样吧,你再宽限我们两天,我们认真查一下原因。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每台设备我再给你减1万元。如果我们解决不了,那就麻烦喻总再去订临一机的打包机,上次说好的赔偿金,我再加1万,喻总觉得怎么样?”

赵兴根也是没办法了。钱是身外之物,企业信誉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先前的话说得太满,现在被当面打脸,他如果不主动提出增加赔偿数目,以后也没法再和喻常发做生意了。

喻常发点点头,说:“那就这样吧。兴根啊,你也别觉得我是在趁火打劫,其实我是非常希望你们能够仿造成功的,我多省一点钱,你们也多一些业务,这不是对大家都好的事情吗?可现在这种情况,我这边耽误一天时间,少赚到的钱就是几千上万,我不敢等下去。”

“我知道,我知道,多谢喻总了。”赵兴根连声说道。

“你们要查故障原因,是在我这里查,还是你们把机子带回去查?”喻常发指着那台损坏的打包机问。

赵兴根说:“当然是带回去。放到这里,也影响喻总这边的生产是不是?”

“嗯,好吧。”喻常发说,“不过,你们如果把机子带回去,修好以后,最好多测试几遍,不要忙着送过来。这一来一去,运输费也不得了。”

“好的好的。”赵兴根应道。

一行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那台龙湖牌打包机又被重新拆解开,装上卡车运回了龙湖机械厂。回到厂里,赵兴根把赵兴旺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问道:“兴旺,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弄明白没有?”

赵兴旺哭丧着脸:“哥,不应该啊。”

“什么不应该?”

“我们完全是照着临一机那台机子的样子做的,一点差错都没有。他们的机子用得好好的,怎么咱们的机子就坏了呢?”

“报纸上说,机子损坏的原因是加工精度不够……”

“这不可能啊!我们也是拿磨床磨的。就这么一个支撑轴,又不是什么精密部件,哪有用磨床磨的,正常情况下,做个精车就足够了。”

“也许他们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兴旺,要不你还是让人再去磨一根轴出来,换上试试。”

“也只能这样了。”赵兴旺灰溜溜地说。

要重新做一根轴,工序是很多的,先要粗车,再精车,再上磨床,中间还有各种热处理环节,什么正火退火之类的。赵兴旺无法知道临一机的加工工艺是怎么样的,但机械设计里这类轴的加工工艺无外乎就是如此,再变也变不出啥花儿来。

借着工人加工支撑轴的工夫,赵兴旺带着一干技术人员,开始研究图纸,试图找出哪个地方与临一机的原始设计存在误差。芸塘公司那台长缨牌打包机已经送回去并且重新装配好了,他们不可能把设备再借过来拆卸一次,只能照着上次仿测的图纸进行分析。

临一机的打包机是没有问题的,这一点大家都不否认。自己照着做的打包机出了问题,那就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抄错了,二是字体不如人家工整,被老师扣了卷面分。报纸上的那篇文章,被大家找出来反复研讨,试图从“韩伟昌”的陈述中找出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