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王梓杰的新方向(第2/3页)

“电子商务网站嘛……”唐子风想了想,摇摇头说,“有点早了,要做也得再过几年。”

“为什么?”王梓杰问。

唐子风说:“很简单啊,电子商务主要依托两个方面,一是支付,二是物流,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电子商务才能发展起来。物流这方面,现在的邮政也可以用,但邮政的速度太慢了,尤其是寄送包裹,拖上十天半个月都不奇怪,顾客哪等得起?至于支付,问题也很大,国外的网上支付是借助于信用卡,咱们国内信用卡不普及,还得等到……那啥发展起来才行。”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他差点没把某宝的名字说出来,话到嘴边打了个突噜,算是含糊过去了。王梓杰与唐子风交往日久,已经习惯于对唐子风说的话进行脑补,所以也不会在意被唐子风吞掉的话。他赞道:“不错啊,老八,你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已经比咱们学校的绝大多数教授都深刻了。我也是琢磨了很久,才想明白这两个问题,你居然一下子都说出来了。”

“肉食者鄙,那些教授懂个啥?”唐子风毫不客气地把教授们都贬了一通,然后说道:“既然你明白这些,现在又着急搞什么电子商务呢,过几年再搞不行吗?”

王梓杰说:“这件事,我其实是受到我爸的启发。他现在负责公司的销售,有些京城的学校要买咱们的书,我说找邮局寄过去,他说不如他开个车送过去。现在他带着3个人专门负责在京城给各个学校送书,因为他送得及时,所以很多学校都托我们帮着代购教辅材料,结果他现在送其他教辅材料的时间,比送咱们自己书的时间还多。”

“我倒,王叔这是打算办个快递公司啊。”唐子风笑倒。

其实王梓杰的父亲王崇寿给各学校送书的事情,唐子风也听自己的父亲唐林说起过,只是知之不详。

飞亥公司此前的主打产品是面向高三考生的“五三”,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面向其他年级学生的另外一些教辅材料,算是专门服务于中小学这个市场了。

飞亥公司的图书是全国销售的,外地的销售一部分由公司直销,更多的是通过新华书店的渠道进行销售,在京城则完全是直销,也就是各家中小学直接向飞亥公司订货,然后再由公司向这些学校发货。

公司发货的方式,一种是由学校上门来提货,另一种就是通过邮局寄送。对于前一种方法,许多学校都表示太麻烦,而对后一种方法,则存在着邮局寄送不及时的问题,甚至还出现过邮局把包裹弄丢的事情。

看到这种情况,王崇寿便提出,由自己开车去给各家学校送货。他原本在老家种田的时候就学过开拖拉机,到京城之后,又在唐子风的鼓动下,与唐林一道去考了驾照,并且各买了一辆捷达,天天开着上下班。

刚学会开车的人,都有很重的车瘾,恨不得能有点什么事情需要开车去办。送货这种事,恰好是需要开车的,王崇寿提出这个方案,与其说是为公司解决困难,不如说是为了找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去过车瘾。

就这样,王崇寿带着3个人,当起了公司的送货员。各家学校打电话过来订货,王崇寿便会开着车把货送过去。最快的时候,人家那边放下电话不到一小时,这边的书就已经送到了,让客户感到意外的惊喜。

发现飞亥公司送货及时的优点之后,有些学校便试探着打听能不能帮他们去图书城的书店代购一些其他的教辅。毕竟全京城最大的图书城就在海淀大街上,有些东边、南边的学校,要跑一趟海淀是比较麻烦的。

对于这样的要求,飞亥公司当然不会拒绝,因为这种举手之劳是有助于巩固客户关系的。一来二去,飞亥公司居然成了许多学校的专业代购,而王崇寿的物流业务也做出了不小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