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账不是这样算的(第2/3页)

“有了这笔钱,我们至少可以为职工们争取到一个缓冲的时间,比如三年,或者五年。到时候国家的经济状况可能也好转了,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帮助我们老工业基地脱困,这样这些职工的生计也就有保障了。”

“市领导真是用心良苦了。”唐子风由衷地说。

这就是位置决定视角了。滕村市政府的确对滕机不看好,但也不至于想眼睁睁地看着滕机近2万职工和家属生活无着。即便不从一些高尚的动机出发,单是从市里的社会稳定着想,市政府也不可能让2万人挨饿。更何况,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坏人,包括苏荣国、谢达、寇文有这些人在内,都是有着正常人的情感的,还能真的不在乎2万人的死活?

苏荣国不能答应唐子风提出的那些要求,一是因为要帮助滕机获得贷款、安置富余职工,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二来则是因为他觉得即便这样做了,滕机也不可能起死回生,充其量就是在浪费了市里的大量资源之后,最终还是走向破产。滕村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哪有这样白白糟蹋的道理?

但周衡和唐子风抱的是另一种想法,那就是他们想不遗余力地救活滕机。相比苏荣国等人,周衡和唐子风对于滕机的未来有着更多的信心,所以自然无法接受滕村市的安排。

“苏市长,能不能给我们一个机会呢?”唐子风忽然问道。

“什么机会?”苏荣国问。

唐子风说:“既然滕村市对滕机已经不抱希望了,就让我们临一机来试试,如何?”

“让你们试试?”谢达说,“我听人说,临一机曾经想兼并滕机,唐厂长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唐子风笑着反问道:“谢局长,如果我们真的想兼并滕机,滕村国资局准备开一个什么价钱?”

“最起码……最起码也得5个亿吧?”谢达略带着一些支吾地说道。

“5个亿?”唐子风看着谢达,笑呵呵地问道:“谢局长这5个亿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怎么觉得,最多1个亿也就够了。”

“1个亿是不可能的。”寇文有也加入了讨论,“刚才苏市长已经说过了,如果运作得当,光是滕机的这块地,就值1个亿。滕机原来的固定资产起码有2、3亿吧,还有……品牌资产之类的,现在国外也是很讲究这个的。”

“对对,还有滕机的技术,也是值很多钱的。”谢达补充着。

唐子风把手一摊,说道:“可是,刚才你们明明说,对滕机已经不抱希望了。如果把滕机的厂区都卖了,收回钱来作为滕机职工的安置费用,它的什么固定资产、技术、品牌啥的,不都没了吗?”

“账不是这样算的。”市财政局副局长钟静芬说,“唐厂长,滕机的固定资产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算扣掉折旧,起码也值1个多亿。再加上它的土地,还有技术、品牌之类的,就算不值5个亿,3亿以上是最起码的。你现在说只出1亿,也就相当于它那块地的钱,这不等于白捡了一个厂子吗?”

唐子风说:“钟局长,你应当换一种算法。滕村市原本是打算把滕机的土地卖掉,用于开发房地产,这样一来,这些土地上的固定资产也就没了。至于滕机那些机器设备,如果你们能找得到买主,估计能卖个千儿八百万。如果找不到买主,也就只能当废铁,能值几个钱?再至于说技术、品牌啥的,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你们还能指望有人收购它的技术和品牌不成?

“所以呢,滕机的固定资产加上土地,对于滕村市来说,也就是值1个亿。而且滕村拿到这1个亿之后,还得用来安置滕机的职工,估计财政这边一分钱都落不下。如果把这滕村以1亿元卖给我们临一机,最起码,三年之内,滕机职工的工资是不需要滕村市操心的,滕村相当于净落下1个亿,吃点啥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