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新路(第2/3页)

“你回集团来,倒也好,秦总工和郭总工都盼着你回来挑大梁呢。”唐子风话锋一转,又说回到原题上来了。

关于于晓惠想回集团工作的事情,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于晓惠说了,刚才那些话,也只是最后再确认一下于晓惠的想法,既然于晓惠决心已定,唐子风当然也不会拒绝她的要求。

“我是想回来好好学习的。”于晓惠说,“我觉得我自己的经验还很不够,想回来向秦总工、郭总工他们多学一点。”

“学习是肯定要学习的,不过大梁也得挑起来。集团办公会议已经确定了,你回集团之后,任命你为集团副总工程师,负责集团所有新型号机床的研发工作。”唐子风说。

“什么,副总工程师?不不不,我不行的!”于晓惠惊了,连声地推托着。

在此前,唐子风和秦仲年都向于晓惠透露过集团要重用她的口风,于晓惠自忖学识和能力都不错,觉得自己回来之后担任一个项目负责人应当是没啥问题的。当然,必要的三辞三让还是要做一下的,省得别人说自己轻狂。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唐子风说的重用,居然是直接任命她为集团副总工程师,这可就是集团里技术系统最顶尖的职位了,以她一个才26岁的博士毕业生的资历,怎么敢接受这样的委任。

“秦总工马上就要退休了,郭副总工要被提拔为总工,这样就空出了一个副总工的位置。集团里有几位老工程师,资历倒是够了,但知识结构有些老化,让他们来负责新型号的研发,恐怕有些力不从心。年轻一代里,也有几个合适的,不过大家评估了一下,觉得论综合能力以及实践经验,你都比他们几个要强出不少,所以集团决定破格任命你为副总工。”唐子风解释道。

“可是,我这么年轻,别人恐怕会不服气的。”于晓惠讷讷地说道。这会工夫,她已经在脑子里把集团里年轻一代的优秀工程师都回忆了一遍,发现这些人的水平似乎的确不如她高,或许她还真的能资格坐上集团副总工的这个位置。

唐子风笑道:“在别的单位,大家或许会有点论资排辈的心态,在咱们集团,可没人敢说论资排辈这句话,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当然知道。”于晓惠抿着嘴直乐,“因为唐叔叔你就很年轻,你到临一机来当厂长助理的时候,才……才……”

“我那时候才23岁。”唐子风替于晓惠把答案说出来了。晚辈对于长辈的年龄往往有些弄不清楚,于晓惠光知道唐子风当年很年轻,但具体是多少岁,就说不出来了。

“对,那年我才13岁,唐叔叔你比我大10岁,应当就是23岁了。”于晓惠用另一种方法算出了答案,然后用崇拜的口吻说道:“我记得当时我爸爸就在家里说过,说唐叔叔这么年轻就这么能干,有唐叔叔在,我们临一机肯定会有希望的。”

“哈哈,老于还说过这话呢。”唐子风笑道。

“其实我爸爸也不老,今年才刚过50岁呢。”于晓惠也笑着说。

“那么,集团的这个任命,你敢不敢接受呢?”唐子风问。

于晓惠点点头,说道:“既然唐叔叔信任我,那我就接受。唐叔叔你放心,我就算是拼出命去,也不会给你丢脸的。”

“拼命就没必要了。”唐子风摇着头说,“集团现在的发展态势很好。新型号的研发,主要是着眼于长远,是用来参与国际竞争的,但也不急于一时。集团任命你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是希望你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从机床的总体设计开始,摆脱我们一味跟随西方脚步的研发路线,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新路。

“我给你的要求是,10年之后,能够拿出完全超越西方的新型号,让西方那些传统的机床巨头跟在咱们后面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是你的拼命精神,而是一种韧性,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