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美国人难道就不上网吗(第2/3页)

“乔西特先生,你认为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你相信我们的能力呢?”郑康反问道。

乔西特耸耸肩膀,说道:“郑先生,我也不知道。虽然我很愿意相信你告诉我的一切,但我们毕竟没有使用过来自于中国的机床,所以公司是不会允许我们去做这种尝试的,除非你们能够说服我们公司的高层。”

就这样,郑康不得不把消息传回了国内,请集团尽快想出办法来说服这些海外客户。乔西特现在正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如果临机集团无法给他提供更多的信心,他或许就会考虑接受染野的折衷方案了,这对于巴尔的摩工厂和临机集团来说,都是很失败的。

“过去是咱们国内的企业不相信我们,现在好不容易让国内的企业服气了,国外的企业依然是不相信我们,这真是一个难解的局啊。”

听完韩伟昌介绍的情况,集团副总经理詹克勤叹道。

“道理是一样的,咱们过去给人家留下的印象就是水平低、质量差,现在咱们追上来了,可客户不了解啊。当初咱们和染野竞争浦汽的项目,浦汽那边不也是这样的态度吗?”常务副总经理张建阳说道。

“那一次,咱们是请了国资委出手,出台了一个鼓励首台套应用的政策,浦汽才不得不接受了咱们的产品。实践表明,咱们的技术是过硬的,浦汽在枫美生产线建成之后,对咱们的产品就完全信服了。现在国内这些汽车企业更新设备的时候,都是找国内机床公司,没人还会用国外设备了。”总工程师郭代辉说。

“可现在老韩他们面对的是美国人,咱们总不能让国资委去给通用汽车公司下命令吧?”詹克勤说了句笑话。

韩伟昌说:“要说服美国人接受咱们的设备,比说服浦汽可难得多了。听郑康说,美国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国能够生产高端机床。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也就是会踩踩缝纫机,生产点袜子、衬衫之类的东西。”

“在一些中国人眼里,也是这样的印象。”唐子风笑呵呵地评论道。

众人都哄笑起来。时下,互联网上还真有这样的说法,称中国经济靠的就是廉价劳动力和房地产,说这些话的,屡屡还都是一些颇有名气的所谓专家。

唐子风是个典型的甩手掌柜,只负责公司的整体策略,不做日常管理,所以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泡在网上看这些无聊的八卦。他看到这样的文章之后,总是会下载下来,再用邮件群发给公司高管们,美其名曰奇文共享。一来二去,大家对这些梗也很熟悉了。

“唐总不是说过吗,咱们国家一向注意保持低调,目的是不让别人感觉到威胁。现在看来,低调也有低调的坏处,弄得外国人真的以为咱们连几台高端机床都造不出来了。”张建阳说。

唐子风说:“咱们是发展中国家,人家是发达国家。从来都只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售设备,哪有反过来的?要知道,中国可是发展中国家里的另类,换成其他的发展中国家,造不出高端机床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能造出高端机床,反而是不正常了。”

韩伟昌说:“我们的海外业务人员反映,很多国家的人对中国都非常不了解,他们在国外联系业务的时候,经常遇到外国客户向他们打听中国人能不能用得上电,甚至还有一些外国人以为大多数中国人都吃不饱饭。”

“不至于吧?”郭代辉说,“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外国人稍微上网搜一下,也应当知道中国的发展现状啊。咱们现在别说是一线大城市,就算是咱们临河这样的三线城市,发展水平也不亚于美国的大多数城市了,美国人难道就不上网吗?”

唐子风说:“大多数美国人甚至不知道中国是在地球上的哪个位置,更别提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了。像刚才老韩说的那个乔西特,作为巴尔的摩工厂的负责人,按道理来说也算是一个精英吧?可他印象中的中国也只是会生产袜子、衬衫,他甚至没听说过咱们临河集团的大名,这难道不是井底之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