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你们做了哪些工作(第2/3页)

“我的确是这样说过。”劳瑟尔硬着头皮说。这些话,当年他也是当着全公司高管的面说的,现在想否认也来不及。他说道:“从一般规律上说,机床设计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国人如果没有足够大的销量,就无法积累应用数据,从而无从了解机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他们改进机床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那么,他们是怎么突破这个障碍的呢?或者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障碍?”波林又逮着理了,继续向劳瑟尔逼问。

劳瑟尔一指肖尔特,说道:“这个问题,是不是应当请肖尔特先生来回答。在过去的八年中,中国人是否遵守了与我们的协议,是否在公开市场上销售过这类机床?”

“他们是在三年前开始销售同类机床的,那时候,他们的机床技术性能比我们要差很多。而这次展会上他们所展出的机床,相比三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肖尔特解释道。

肖尔特的这个解释,是在为八年前自己与中国方面签的互惠协议开脱。那个协议规定博泰公司将说服欧盟同意向中国军工企业开放若干种精密机床的出口许可,条件则是中国的机床企业在五年内放弃对这些精密机床的研发,承认博泰对这些机床的市场独占。

在当时,博泰公司内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只要博泰向中国提供了这些机床,中国企业就没有研制这些机床的动力了。退一步说,即便中国人出于掌握技术的需要,暗中开展对这些机床的研发,只要不在市场上公开销售,就无法获得足够大的销量,从而无法回收资金进行后续开发,博泰就能够保持在这些机床上的技术领先。

随后的事情,却让肖尔特觉得意外与恼火。从一些秘密渠道中,肖尔特了解到中国人并没有放弃对这些机床的研发,承担研发任务的几家中国机床企业虽然没有获得来自于市场的利润,却有国家的专项资金在提供支持,研发工作一天都没有停止。

再往后,肖尔特便听说俄罗斯军工部门采购了一批中国机床,其中便有中国秘密研发的替代博泰产品的精密铣床和镗床,这些设备是欧盟限制向俄罗斯出口的。

与此同时,中国军工部门向博泰的订货也在悄然缩减,肖尔特无从了解真实的原因,但凭他多年做销售的经验,也能够猜出中国军工部门肯定是获得了其他的替代品。

所有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三年之前,也就是博泰与中国人所签协议规定的五年范围之内。但肖尔特无法拿着协议去找中国人评理,因为中国企业的确没有在市场上公开销售这类机床,至于军工部门内部使用什么机床,这是博泰管不着的。

世界各国的情况都一样,军工和市场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市场上的规则,在军工系统内是无须考虑的。就比如专利权的问题,普通企业不能在市场上销售侵权产品,但军工部门则不会管这一套,自己关起门来干,谁在乎是不是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

就比如说原子弹,美国不可能申请一个专利保护,进而不让其他国家研发。当然,如果你要在某宝上销售原子弹,就是另一码事了。

肖尔特没有向公司汇报这件事,因为如果要追究责任,这是他肖尔特的锅。既然别人都不知道这个情况,他又有何必要自己去找个锅来背呢?

肖尔特说中国人在三年前才开始公开销售同类机床,而且当时所销售的机床性能比博泰机床要低得多,这一点倒没有撒谎。不过,真实的原因是唐子风不想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实力,所以让各家掌握了技术的机床企业先推出简化版的产品,一直到这一次的芝加哥展会,才完全揭开了盖子。

高管们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听肖尔特这样说,波林又把矛头指向了劳瑟尔,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