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你们有啥必要去搭理他(第2/3页)

憋了好几天,齐木登终于从自己偶然看到的另一条消息上找回了自信,于是写了一篇博文发在网上,和临机的16米机床唱起了反调。

在这篇博文中,齐木登曝了一个陈年老料,说中国目前是圆珠笔芯生产大国,每年的圆珠笔芯产量达到全球90%。然而,中国用于加工圆珠笔芯前头那个小钢珠的机床,却是从国外进口的。用齐木登的话说,叫“不得不依赖于外国”。

所有中国能够制造的东西,都是别人不屑于造的东西,是落后技术。

所有中国造不出来的东西,都是高科技,是人类文明的最高表现。

这就是齐木登等人的世界观。

齐木登在博文里,把临机的16米数控机床说成是傻大黑粗的过时设备,之所以要造这么大,仅仅是为了满足领导好大喜功的嗜好,对于国民经济没有任何作用。

而中国目前还需要进口的圆珠笔钢珠制造机床,则是关系国家兴衰的重器。哪个国家制造不出这样的机床,将无法自立于民族之林。

如他从前写过的其他博文一样,这篇文章里充斥着诸如“深刻反思”、“脚踏实地”、“大国之殇”之类的套话,同时也如过去一样在网络上博得了不少廉价的喝彩。

“齐木登这篇文章,直接点了我们春泽市的名,说我们每年都要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钢珠加工机床。我太阳他个叫兽的,我们全市也就是那么几十台钢珠机床,每年新采购的不过就是四五台,一台机床也就是30多万美元,怎么就成了‘大量外汇’了。我们出口圆珠笔,哪年也得有上亿美元的创汇额,花这么点钱买机床有什么不行的!”

崔硕愤愤地说道。

“圆珠笔钢珠加工机床,我还真听说过。”唐子风笑了。

这个梗还真是一个旧梗了。当年有一家报纸到处找中国需要进口的产品,把每一种需要进口的东西都称为“卡脖子技术”。因为它每天都要发一篇这样的文章,结果被业内人士称为“日卡一脖”系列,在一段时间里还成了一个挺有名的媒体事件。

关于加工圆珠笔头上那个小钢珠的机床,也是“日卡一脖”系列中提到过的。记者把它渲染成了工业技术皇冠上的明珠,说要造出这样的机床,既不是靠办多少所理工科大学,也不是靠建立多少个研究所,而是需要一种玄而又玄的日耳曼工业文化基因。

“中国人的文化中不可能酝酿出这样的基因!”

这是记者掷地有声的断言。

对于这样的话,工业界的大佬们连批判的兴趣都没有。用肖文珺的话说,对于这样一群连机床长什么样都没见过的记者,谁搭理他们一句都是输了。

齐木登其实也不知道所谓圆珠笔钢珠机床是怎么回事,他只知道目前中国并不生产这样的机床,既而就脑补出这种机床非常高级的结论。

“你说说,我们这不是受了无妄之灾吗?”崔硕说道。

唐子风笑道:“他说他的,你们理他干嘛?这厮黑我们临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被我们也打了无数次脸,可古语说得好,人不要脸,奈何以打脸惧之?他根本就不在乎别人打他的脸,这样的人,你们有啥必要去搭理他?”

崔硕叹道:“我们也没想搭理他啊。可是我们省里有领导看到了他的文章,觉得他说得对,于是就要求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说我们怎么办?”

“……”

唐子风无语了。齐木登这些人能够这样蹦跶,也是因为国内仍然有不少人相信他们的论调。有些人在自己的领域里堪称是睿智,很有工作经验,也很有头脑。但对于自己领域之外的事情,却是完全的白痴。

工业技术是有一些门槛的,很多人对于工业技术都是一知半解。这些人不喜欢看严肃的科普,却愿意听记者和叫兽们忽悠,被忽悠瘸的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