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第2/3页)

这年头,对阅卷老师的保密也没那么严格。

对方明显激情满满,顾平也相当捧场:

“是吗?”

“是啊!”

一旦打开话匣子,对方说的就多了:“那位老师还专门做了首诗,在我们省报发表呢!你读过没?”

这个顾平还真没听说过。

他们这段时间除了看报就是紧锣密鼓的学习,但由于交通限制,看的也是帝都本地能买到的,包括《人民日报》等一些报纸。

徽省那边的……还真没有!

而对方露出颊边一颗酒窝,将那首诗背给他听:

“中央决定复高考,知识青年拍手笑。

白天战天并斗地,夜晚擦枪又磨刀。

一颗中心红又红,两种准备牢上牢。

身居乡村小茅屋,心怀四化大目标!”

“这位老师姓夏,可惜我们去复习的时候,他已经被接走了。”

严格来说,这只能算是一首打油诗。

但是如今眼前这位青年也根本不在意诗怎么样,他只是满腔激动无处宣泄。

顾平看了看他微微颤抖的手,心中也是谓叹。

——有叔叔和小姨在,他们的日子确确实实好太多了。

“很好。”

他露出一个诚恳的笑容。

对方坐在简陋的板凳上,袖口处还露出了一坨暗黄发灰的棉花。

但此刻他也眼眶通红,微含热泪:

“是啊,太好了。”

……

除了顾平,大蛋等人在考场也碰到了熟人。

对方紧攥着他的袖子,此刻眼眶通红。

“楚阳,之前复习没来得及跟你说,太谢谢你了,不管这次成绩怎样,我都感激你,谢谢你让我把握住这次机会!”

“大恩大德,我一直记着!”

大恩大德?

在这一刻,大蛋却只觉得心酸——哪有什么大恩大德呢?

只不过是五套书罢了。

而且也没单独给某个人,而是直接捐给了本地的学校。

他们家由于习惯和叔叔重视的原因,各色书籍都有。

哪怕最艰难的那几年藏在地窖里,也没有错失一本专业化的书。

但是自打10月份登报宣布恢复高考,到如今12月,甚至都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出版社印刷都来不及,全国各地一书难求。

这些下乡青年甚至工人农民……用哪来的资料复习?

难不成要学之前考大学的《工基》《农基》吗?

而他们手里,恰恰好人手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是现如今最成熟的复习资料。

上一次收集这几套书,还是在63年,陈长海从废品站斥巨资,八毛一本收回来的。

那会儿很多大部头也不过一两毛就能买到。

主要因为是禁书,所以对方偷摸着坐地起价罢了。

但是财神爷家里需要,别说是8毛一本,就是8块钱一本,陈长海也得凑几套出来。

不过这套书他们之前早就学的滚瓜烂熟,如今复习反而用不上它了。便只留了两套,将另外五套捐给学校,由学校白天夜里组织高考青年来这里抄写资料,自行学习。

几套书罢了,反正自己也用不上,大蛋他们只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

但对于这些人来说,对于这些被时代耽误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这份微不足道的援手,已经足以改变许多人的未来!

此刻,眼前青年的话语,就是不知多少抄到资料的备考生的内心感受。

紧张的考前时间很快过去,当监考老师带着试卷进教室时,所有人都端坐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出。

卷子上似乎还带着油印的痕迹,用手一摸,黑乎乎的油印体隐约都能印到胳膊上。

但大家却都捧着它,仿佛捧着自己最珍贵的宝物。

铃响了,开始答卷了。

语文苦手楚阳同学翻开卷子另一面,只见最令他头痛的作文题,竟然还给了两个——

1:从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从叶间英攻关诗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