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游(四)(第2/2页)

对于天宫空间站而言,并不只有华人宇航员,还有其他附属势力的宇航员,比如东瀛人、高丽人、暹罗人、马来人、澳洲白人之类。

但天宫空间站的官方语言,就只有中文,因此要当大中华的宇航员,掌握中文是必要条件。

不会中文,在天宫空间站内部,可能会寸步难行。

毕竟天宫空间站内部的各种标识、电子设备、资料文件,都使用中文,不会中文,没有办法和其他宇航员沟通,又无法准确认知各种设备。

不会中文的人,肯定无法通过航天局的筛选。

随着联邦的航天产业不断扩大,中文已经成为航天产业的重要语言,特别是联邦内部的附属势力,如果要增加自己在联邦的话语权,那学习中文是一条重要的终南捷径。

比如洪沙瓦底那边,貌安就全面要求民众学习中文,加上洪沙瓦底北部地区,有一定的中文基础,这加速了洪沙瓦底的汉化。

在东南亚各个小势力中,洪沙瓦底的宇航员数量最多,除了24名预备宇航员,已经有6名洪沙瓦底宇航员,上了空间站和月球。

连暹罗都比不上洪沙瓦底,这其实是双方的决心问题。

貌安在思想认识上,更加倾向于全面融入,而不是暹罗那样的半自治状态。

毕竟联邦内部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想要获得,自然要有相应的付出。

选择全面融入,受到的扶持和重视,肯定会高一个级别。

中文在联邦内部,虽然不是唯一的官方语言,但却是本土默认的主语言。

要成为本土的一员,那该地区的中文普及率,必须高于75%以上,才算合格的准本土区。

此时的洪沙瓦底,在貌安的努力下,中文普及率已经提升到37.6%左右,是联邦内部仅次于狮城、大马的第三大中文普及区。

长谷川是幸运的,他是东瀛人,又是长期驻外的记者,对于中文非常的熟悉,在空间站中和普通华人没有太多区别。

而布莱恩则苦逼一些,他只能依靠手机的翻译软件,或者跟着长谷川、章阳,靠俩人的翻译。

不过他倒是有努力学习,向长谷川请教中文,只是一个多月时间,肯定没有办法掌握中文的。

中午到了午餐时间。

众人在包元豪的带领下,来到餐厅区。

此时已经有不少宇航员,在默默地吃饭,对此游客们倒是没有太惊讶,因为在失重状态下吃东西,必须格外的注意,必须减少说话,和做其他分心的事情。

而长谷川等人,在地面培训的时候,也吃过一段时间的太空食品。

不过在失重状态下吃太空食品,味道和地面是不太一样的,这种新奇的体验,倒是让他们感受了一把太空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