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赵锦(第4/5页)

她又认真地看了一下上面写了自己的名字——赵锦。是她的,没错了!

赵锦轻声道:“这是我一生中第二次这么开心。”她双手捧着文书,郑重地拜了公孙佳:“恩相。”

公孙佳忙扶起了她:“您是前辈,以后还请不吝赐教。”

赵锦道:“下官第一次接的还是前朝旧宫廷的封诰,那会儿奢侈极了,木轴织锦,以为我司记。当时年轻小,那么的开心。前朝覆亡我心灰意冷,幸尔得遇良人,又得本朝诰命。那些时候都没有今天让我开心,这上面,写了我的名字。以前的,都没有。”

公孙佳道:“那文华先生,以后会听自己的名字听到厌烦的。”赵锦,字文华。

赵锦道:“那又怎么样?”

“挨骂也开心吗?我在政事堂看奏本,三天两头看着底下指着我的鼻子骂的,指桑骂槐的更多。文华以后怕是,啧。”

赵锦笑道:“能如此,也不枉来世间走一遭。”

公孙佳很开心,这是意外之喜。原本赵锦是不太好安排的,她想要的是年轻的寡妇,或者小姑娘(这个比较难能要到),年轻,给个低些的品级,先从文书之类的做起,逐步的选拔培养。赵锦打破了她的计划,一是年纪大有来头,二是她本身是少卿的夫人,少卿是四品的,再给低级文官的职位就不合适。

她都做好了空耗一个五品谘议参军事把这人供起来的打算了,没想到赵锦看起来还有模有样。做事如何还看不出来,不过也不怕,这个职位并不是就当家做主了,意见用不用的还在自己。如果赵锦还有别的本事,那收获就更大了。

公孙佳请她坐下喝茶聊天:“我这儿什么都是新的,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先父开府的时候我还小,都不记得什么了,旧人也都流散了,一切都是重新开始。我是个生手,生手做事慢,也就不急在这一时了。”

赵锦道:“慎重是对的,有的人随便犯错还能重头再来,有的人,踏错步就难回头。”

这与公孙佳想的又合上了,她说:“那我容易回头吗?”

赵锦道:“只怕回去的不是恩相想去的。譬如下官,从旧宫廷出来,又回了哪里呢?”

公孙佳点点头,忽然问道:“文华说以前不写名字,那只说某门某氏,不会记错吗?”

赵锦道:“名册上会写。不过,原也不重要。只要是这家的女儿、这人的妻子,究竟是谁又有什么要紧?”说着,她唇角勾起了一丝嘲弄的笑。

“文华真是个水晶人,想必令郎令嫒也不是凡品。”

赵锦道:“中人之资罢了,正想带再身边教导教导再让他出仕,否则不过是一庸官罢了。”

公孙佳点点头:“我记下了。其实,一边做一边学也是可以的,文华还没见过我的外甥吧?他明天就到,见了他你就知道了。令郎天赋比他强多啦,他都能行呢。”

赵锦道:“是余家那位小郎君吗?闻说得陛下青眼的。”

公孙佳笑道:“青眼也不敢说,知道他这个人罢了。”

~~~~~~~~~~~~~~~~

谈话过后的两天,赵锦就见到了余盛。

这一天,公孙佳聚集了整个雍邑的官员,都拎到了雍邑行宫的政事堂来开个会。在容泓、赵锦在雍邑里到处闲逛的时候,各家向公孙佳推荐的人、公孙佳自己要调用的人都陆续到来了。他们有的人也得了公孙佳给的假,转完了雍邑觉得可以大展鸿途搭上顺风车。有的人因为到得晚,只来得及带着一个“不错”的初印象。

比较惨一点的就是余盛这样的,余盛也不是雍邑的官员,他那县令任上还没干完,是被小姨妈以“雍邑附近相关人等”的名义给薅过来的。公孙佳建雍邑,给朝廷的一个理由就是经济运输的枢纽、防备北方用兵的大本营,余盛正好被她安排在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上——这也是她算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