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圣父小叔子(第2/3页)

半个月后,肖默离开了家,村里的路也全部修好,以前是小路居多,现在有一条大路贯穿着整个村子,与村外那条大路接了上去。

自行车完全能自由通行,孩子们也喜欢拿着木桶在那大路上玩儿,至于木桶怎么玩儿呢?

木桶上拴着绳子,里面坐着人,前面的人拉着跑,后面坐在木桶里的孩子乐得呱呱叫。

虽然很快乐,但是挺费桶的。

“我们生产队没有启蒙小学,队长想把老陈叔家的老房子,修整一番弄成队上的启蒙小学,这样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识字。”

这天饭桌上,莫书记说起启蒙小学的事儿。

这个启蒙小学其实就是个小型的扫盲班,好些生产队都开始了,他们队上也紧跟步伐开始实施。

“这可是好事儿,”杨绣绣双眼一亮,“我也想去学!”

自己听不明白,给肚子里的孩子听听也是好的。

肖妈点头,“这么好的事儿大家一定会支持。”

“修整房子大家没二话,可难的就是说起去学习,那一个个汉子唉声叹气,宁愿干重活儿,也不愿意去听学。”

莫书记叹道。

“这有什么难的,”肖乐嘿嘿一笑,“可以搞个什么学习排名家庭,每个月的前几名奖励点工分或者是啥东西,后面几名就得上台,向大伙儿分享分享自己为啥老在最后几名的心得。”

这可是大型社死现场!

“那你可得带头学习。”

肖妈赶紧道。

于是开会时,便说了这个决策,每家每户都得出一个人去听课,大人们傍晚后去,孩子们上午上半天课。

授课的是知青所的同志,轮着来。

肖乐首当其冲,回答问题积极,学习速度极快,大伙儿压力十足,这天下课后,陈建军抓耳挠腮不知道课后作业咋完成,向肖乐抱怨宁愿去干重活时,肖乐笑道。

“那好啊,你尽管去干重活儿,反正我们家淑芬学习成绩那么好,以后你们一个只知道干活儿,一个又能干活又满脑子的知识,哎呀,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共同话题哟。”

这话把陈建军的学习劲头一下就调动起来了!

虽然回答问题磕磕绊绊,可也走在了李三那些人的前面,搞得李三等人追着陈建军问,咋就开始这么学习了。

陈建军长叹一声看着众人,“没结婚的多学点知识,还能给对象写个情诗啥的,那对象感动得不行,好事儿不就快了吗?结了婚的咱们更得学习了!”

“为啥?”

李三追问。

“你想啊,这结了婚,肩上的重任是越发重了,咱们得给孩子们做一个好榜样啊!”

陈建军嘿嘿一笑,压低声音道,“你们想想,这队长,副队长,还有书记和记分员,哪个是文盲?老光刘为啥能当记分员?还不是他认识几个字!”

这话让众人恍然大悟,自那以后个个举手积极,而且能问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导致知青所的同志们私底下的学习热情也很高涨,为以后参加高考打下了基础。

“我已经是班长了!”

肖乐骄傲地宣布。

杨绣绣第一个鼓掌,她和几个怀了孕的姐妹,每天上午跟着孩子们学习,就没去傍晚那一场,毕竟怀着孕,月光再亮,晚上也不怎么方便。

“那你可得好好学,”肖妈还是那句话。

“明儿给你做鱼吃,补补。”

莫书记笑着揉了揉肖乐的脑袋。

肖乐得寸进尺,“我要吃红烧鱼。”

“好。”

第二天莫书记还真提了几条鱼回来,活蹦乱跳的,个头也大。

他杀了两条,剩下两条养在木盆里。

“去上游村买的?”

肖妈凑过来问道。

“正好去那边有事儿,顺带就买了,”莫书记一边腌鱼一边回着。

今儿天有些阴,瞧着要下雨的样子,肖乐也没去上工,凑上一旁把鱼下水拿去给家里的猫吃,接着殷勤地去烧灶火,二人在灶房里一顿忙活,刚要端菜出去的肖乐就听见肖淑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