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第2/3页)

叶行远拱手道:“多谢长史,下官理会得。”

今天就算是命运转折的面试和大考,蜀王如果从叶行远身上看出任何破绽,都会毫不犹豫杀之。而如果他信任了叶行远,也就会将他视为心腹。

这里面有木牛流马的功劳,也有蜀王对叶行远才华的期待。

就牟长史私心而言,当然觉得活着的叶行远要比死掉的叶行远有趣得多。

叶行远随着牟长史,一路穿过花园,远远望见千铜阁,想起其中经历,恍如隔世。那位功参造化的喀严巴大师,如今也不知道转世去了哪里,至于在千铜阁中所见种种,更是烟消云散。

甚至与小郡主的情谊,如今也无从谈起。

他挥去杂念,聚精会神,踏入了蜀王的书房。

蜀王身着便衣,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四面数个心腹幕僚虎视眈眈,都瞪着叶行远,眼中闪过嫉妒与怀疑,不一而足。

叶行远瞥见书房一侧,一个半人高的木质残骸,心中笃定,上前不卑不亢向蜀王行礼:“下官叶行远,见过王爷。”

蜀王这时候才睁开眼睛,眸子精亮,冷哼道:“今日便是叶行远,当日便是叶岚,不知叶行远叶岚,何者为真,何者为假?”

儿子的事就算了,但当初叶行远改名混入王府,盗取血书,搞得一塌糊涂。这欺骗的罪过,蜀王却还不能释怀。

叶行远淡然一笑,“古之圣人,变化万端,更名又有何妨?只要下官跟随王爷,到底是叶行远还是叶岚,又有什么重要?”

蜀王看了他半晌,这才哈哈大笑,站起身来,故意要显得大度能容,亲热得拉住了叶行远的手臂,高声道:“孤之盼叶公子,如久旱盼甘霖。如今得叶公子投效,掐似如鱼得水,孤之心愿成矣。”

这种示好的方式叶行远一直不大习惯,他不动声色的抽回了手,咳嗽道:“王爷错爱,下官受宠若惊。不过王爷若是觉得得了木牛流马,便可问鼎天下,那可就差了。

王爷可知道,如今蜀中一地,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化为齑粉的局面!”

这当然是套路。什么谋士来投,首先都得夸大困难,然后才提出解决的办法,这就让主公觉得这人好厉害,从此言听计从。

你要说你现在一切顺利,就这么发展就挺好——那要一个新人来有何用?

蜀王手下幕僚虽然不算贤才,但也懂得江湖路数,听叶行远这么说便不服气。有人跳出来道:“叶大人,上次你改名而来,便是蒙蔽王爷。如今二次前来,又是危言耸听,谁能信你?”

叶行远看他面皮焦黑,尖嘴猴腮,不屑问道:“阁下何人?”

蜀王忙为他介绍,“这位是我们蜀中名士,有十论的杨伯约杨先生。”

叶行远大摇其头,道:“没听过。”

杨伯约勃然大怒,“你小小年纪,安敢小觑天下名士?”

叶行远嗤之以鼻道:“下官虽然比你年轻,但也曾遍历大江南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知杨先生可曾出过蜀中?”

杨伯约语塞,他自幼便投入蜀王府中,出谋划策,却未曾远行。

叶行远笑道:“井底之蛙,莫过于是。不知天地之大,方才敢炎炎大言。如今明眼人都知道蜀中危难,你却不知,还怎敢胡言乱语?”

杨伯约羞惭而退,他有好友名席平之的站出来,斥道:“叶大人此言差矣,你说蜀中危难,也不过是拾人牙慧,说些古旧套话罢了。蜀中形势,此地之人,又有谁不知?”

叶行远睥睨道:“你又是何人?难道是我肚子里蛔虫,怎知我要说什么?”

蜀王暗笑,又道:“此乃察言观色而知变化的席平之席先生,或可料叶公子之言。”

这人叶行远倒是听过了,不由哑然失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你这位马屁精。当然蜀中大儒连诚老先生回乡,你就在路中拦截请教,看连老先生神色变化,便知进上伞、扇、橘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