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京城的变化(第2/6页)

他身后的两人,相对来说较年轻一些,大约三十岁上下,但是衣裳有些陈旧,风尘仆仆。

段天涯一走出了正门,就先行礼说道:“苦柏道长远道而来,在下段天涯,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苦柏道人语气微有不善,淡淡的道了两声:“不敢。既然是圣上的旨意,贫道一介草民,怎敢有所不满,又谈何海涵?”

段天涯见对面三人眉宇之间都有躁郁之色,心中也是无奈。

皇帝发给各方的圣旨,是由护龙山庄草拟,综合所请之人的身份背景,性格习惯,很有针对性,有的许以名禄,有的隐含威胁,有的则允以重利。

但这些圣旨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时限。

无论是哪家哪派的人,接了旨,都要在规定的时限之前赶到。

如果是那些住的近一些的人也就罢了,而那些住的远的,就比如说昆仑派所在的地方,群山绵延,地势险峻,光是护龙山庄这边,不计人力、资源损耗,把圣旨送过去,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之后昆仑派的人再动身,就算沿途驿站都已经得到命令,让他们一日之内,可以换乘多匹快马,日夜兼程之下,也实在是太过劳累。

若非是一流高手功底深厚,寻常人这么折腾一回,只怕要歇上十天半个月的,才能恢复元气,甚至可能要累出一场大病。

不过,待段天涯温言赔礼,笑谈几句之后,苦柏道人也没有揪着这点不放,这一点不愉快就算是揭过去了。

其实身为昆仑派掌门,这老道士也是有苦自知。

如果是那些江湖散人倒还罢了,身负绝艺,一人逍遥,真要是受了太多拘束,大不了一走了之。

而,如名列八大门派的昆仑派这样,家大业大,需要顾虑的太多,反而越是不好把自家跟朝廷之间的关系,弄的太过僵硬。

朝廷给其他各方高手送去的圣旨之中,还要用一些心思,而给八大门派发去的圣旨,其中全是许以虚名,没有多少实利,也正是拿捏住了这些门派的弱点。

段天涯将昆仑派的三人引入护龙山庄之后,安排在正西方的一处院子,那种也有普通准备好热水,让他们可以先去沐浴,扫除疲惫。

现在也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他们在房间里,自然已有热腾腾的饭菜准备好。

把昆仑派的人安顿下来之后,段天涯也就准备去吃午饭,可走到半路的时候,就听到青城派的院落中,传出了一声叱骂。

一个仆人跌跌撞撞的退出来,被段天涯扶住,问道:“怎么回事?”

“那几位贵客说,菜不够辣。”那个仆人脸上还有一些不忿,道,“他们昨日说要吃辣,小人特地报给了厨房那边,今天给他们送的那些菜,我闻着都辣的慌,他们非说不辣,还怪我糊弄他们。”

段天涯往院子里看了一眼。

因为时间限制,各大门派的寻常弟子,也受不住那么激烈的赶路方式,所以各派除了圣旨中点名的那些高手外,最多只有一两名精英随行。

青城派一共来了五人,此时都在桌旁,坐在主位上的,是个长须老者,手掌有蒲扇一般大小,正是青城派掌门旭山道长。

段天涯向旭山道长点头致意,说道:“侍者无知,不知各位前辈的口味,请再稍等片刻。”

说完,他转头对那名仆人说道,“你去通知厨房,依照刚才的分量,再加三倍的辣椒,尽快做好了送来。”

“三倍?”那仆从惊的瞪大了眼睛,心想,那还是人能吃得下的东西吗?这武林高手莫不都是铁胃铜舌?

段天涯摇头:“不必多言,去吧。”

巴蜀之地湿气重,辣椒暖身除湿,从海外传入不久,就成了那片地方的百姓最爱的佐料,青城派的这些人平时饮食中,无辣不欢,京城这些人以为辣的难以下咽的程度,对他们而言也才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