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日常一章(第2/3页)

但是弘晖敢肯定,康熙私底下肯定培养了不少连弩兵手,如今这个时候准噶尔发生叛乱,那就是送上门给康熙来练手的,这些想法在弘晖脑海思量一番后,弘晖的心思就转到了沙俄身上,比起处置那个策旺阿拉布坦,他显然对沙俄的兴趣更大,要知道弘晖心里还惦记着那西伯利亚大宝库呢,而且经过他上回那么一科普,他就不信康熙心里没点想法。

准噶尔叛乱的消息传到京中来,众人反应各异,这京中也是住了不少蒙古贵亲,甚至有些人的部族与那准噶尔相距不远,如今听闻了这消息,哪里能心里不担忧,策旺阿拉布坦叛变后,就立即祸乱与其相隔不远的西藏,焉知下一个遭殃的会不会就是他们的部族,故而这些日子往康熙那里递折子的人不少,无外乎是要严惩这策旺阿拉布坦。

有这样不安分的邻居,其实住在准噶尔附近的部族也是需要强大的心理才行,准噶尔一族已不是头一回叛乱,光是在康熙这一朝就已经有数次,可见心里对这朝廷压根没几分敬畏,若不然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叛乱,可康熙却数次宽免了他们,还多次封爵赏赐,只因为这准噶尔所居的位置实在是特殊,其与北方的沙俄相连,可谓是西北的门户,若是处理不好,很可能就成了沙俄进攻的决口。

所以康熙对准噶尔的态度都是尽量以安抚为主,但是如今情况却不一样了,当初在太和殿前见识过连弩威力的京中百官面色各异起来,他们本就兵强马壮,如今户部不缺粮,若真打起战来,那军事补给肯定能跟得上,甚至相当富裕,而又有了连弩兵手,就更是如虎添翼,准噶尔在这个时候叛乱简直就是作死。

哪怕是不懂兵事的文臣,如今都对清廷出兵充满自信,故而这场出兵平叛叛乱的差事竟成了香馍馍,几乎是稳胜的局面,若是能拿到这差事,到时候身上就多了一份军功,简直就是白捡的功劳。

一时朝中难得众人意见一致,弘晖听闻在朝会时,那些朝臣们纷纷对着康熙义愤填膺口诛笔伐一番,而他的那些叔伯们更是一个个都主动请缨,想要亲自上阵去将那策旺阿拉布坦缉拿进京归案,这样的场面可谓是相当感人,若非是清楚众人心里的谋算,弘晖都真的要信他们是一心报国绝无私心了。

可惜不仅是弘晖看得清楚,康熙也不糊涂,哪怕不少皇子阿哥都纷纷请命出兵,他却迟迟没有开口应允下来,在这个节骨眼子上,他反而将弘晖传召到宫中。

弘晖一进宫,不少人就立刻收到消息,他们猜测着皇上难不成是想要将这差事交给弘晖阿哥?仔细一想也极有可能,虽然弘晖阿哥先前从未展示过对兵部的事情感兴趣,但是先前既然能弄出那连弩,可见在这兵事上有几分天赋,最要紧的是,弘晖阿哥得皇上的圣心,只要皇上下了旨,旁人又能如何呢?

不少双眼睛都盯紧了宫里,但是乾清宫中的情势却绝非他们所想那般,弘晖在跟着小太监进了乾清宫后,发现康熙竟然只是着了一身便衣,虽然也是明黄一身,但瞧着却比往日随和不少,脸上还挂着惬意的笑容,在见到弘晖进殿后,还招呼他到近旁坐下。

弘晖见此也不矫情,将分寸拿捏好后就亲昵自然地踱步过去,等在康熙身边坐下后,才发现康熙面前呈放了一张舆图。

如今舆图不是轻易就能见到的,多事在军中才可见,而康熙面前的舆图可不仅仅只是大清的国土,弘晖一眼扫过去,看材质像是用羊皮制成,虽然有些地域不够清楚,但看规模应该是世界地图,而康熙此刻目光则是锁在西伯利亚那一大块土地上。

“皇法玛,据儿臣的消息得知,此次准噶尔的叛乱与那沙俄有联系……”弘晖轻声开口,他派了探子到黑龙江一带去,这本是一件隐晦的事情,但是弘晖不信康熙不知这事,只怕这京中四处都是康熙的探子,而他身边尤其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