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站队很重要!(第2/3页)

支撑刺杀是范氏干的基础很直接,士匄是中军佐,中行偃死了就是士匄接任元戎。所以,是范氏的嫌疑最大。

强势的国君不符合晋国众贵族的利益,恰恰是国君过于强势,导致士匄很担心能进宫城给出不来。

这一次刺杀是国君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存在“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可能性就需要提防。

士匄要是去宫城,护卫带太多了不合适,没有足够的护卫又无法产生安全感。

再则,国君召唤谁入宫,再埋伏弄死是有前例的。

就是晋景公发动的“下宫之难”咯。

小心无大错为前提,不要怪士匄产生了那么高的警惕心。

可以说,凶手是谁没有给出一个结论之前,晋国上上下下心里的恐慌不会消失。

在这种现状下,晋国进入到“下宫之难”发生后,再一次谁也不信任谁的状态之中。

魏琦问道:“若荀偃伤重不治,士匄可会就任元戎?”

在跟范氏达成交易之后,吕武并没有告知魏氏。

阴氏和魏氏只是盟友,不用事事沟通。真的大小事情都要汇报,阴氏就是魏氏的附庸,反之亦然。

吕武说道:“犹未可知。”

事情没有办成之前,说什么说呢?

哪怕是魏琦问了,吕武也不会将跟士匄的交易讲出来,一旦说了,天晓得会不会出现什么幺蛾子。

有了范氏的支持,魏氏赞成或反对都不再是关键,国君那边才显得重要。

吕武说道:“赵氏、韩氏未有异动,程氏动静颇大。”

“刺客持阴氏之弩。”魏琦停顿下来,一小会之后见吕武没有说什么,失笑道:“荀氏、智氏未有人前来过问?”

有时候该问还是要问一问的。

完全没有问,代表他们还是有所怀疑。

吕武摇头说道:“未曾有人前来,我亦无派人前往。”

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这种事情发生的机率无限大,偏偏阴氏做什么都难以有效果,该是被怀疑不会解除,不如选择以静制动。

某天,中行偃伤重不治的消息传出,伴随而来的是荀氏和中行氏的族人分别拜访士匄、吕武和魏琦。

到吕武这边的为首者是中行吴。

这位中行偃的嫡长子今年多大?看长相和身高,估计有个十五六岁的模样。

随行的荀氏和中行氏族人、家臣,他们等待双方见礼完毕,一大群人像是约好了那样再次对吕武行礼,异口同声说道:“请阴子相助!”

按照道理来讲,确认中行偃伤重不治之后,士匄、吕武、魏琦、程郑和赵武这些担任卿位的“卿”应该马上入宫谒见国君,商量出一个结果之后,再前往荀氏和智氏在“新田”的宅院悼念。

然而,卿位家族需要形成一种统一,也就是因为国君搞东搞西才出现目前的这种状况。

说白了就是,他们需要利用刺杀事件对国君进行施压,遏制国君继续强势下去的趋势。

另外,因为中行偃遇刺伤重不治身亡,之前的一些决议就变得不是那么确定,其中包括赵武和程郑或许可能保住卿位这一点。

在这个关头,赵武和程郑需要马上找到合适的大腿,争取能够继续担任卿位。

可能是之前士匄的表态,导致赵武主要将力气放在范氏那边,对阴氏的沟通也没有放弃,来了个双管齐下。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程郑的精力大多放在荀氏、中行氏和智氏身上。

看样子程郑算是看透了为“卿”的本质,也就是但凡实力足够,卿位哪能是谁想撸掉就能撸掉。

吕武没有避开众人的行礼,说道:“此时取决于君上。”

他接受了荀氏和中行氏众人的行礼,代表的是愿意出力。

“家父弥留之际告知于我,众‘卿’唯阴子可信。”中行吴用憧憬的目光一直盯着吕武看,想抱阴氏大腿的姿态展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