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王牌对王牌?(第3/4页)

前三排都是长矛兵,第四排到第六排是战戈兵,从第七排到第十排则是弓箭手。他们就是所谓的第一“彻”了。

两军相隔约六十步(90米)时,晋军这边的弓箭手率先射箭,随后楚军只是慢半拍也射箭。

范氏大批武装弓箭手是在韩氏没落之后,早前其实也有武装,只是数量方面比较少。

毕竟,韩氏已经不是卿位家族,并且看着好像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范氏作为晋国“第一家族”干些侵权的事情,很是合情合理的吧?

晋国的其他家族?阴氏玩的是以弩为主,弓箭手算是一种增补辅助;其余家族,比如魏氏则是依然老样子。

总的来说,除非韩氏彻底玩完,要不很多家族哪怕“侵权”也不会像范氏那么明目张胆。

双方都射箭之后,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晋军射出去箭矢在经过一段时间落下,绝大部分落在了楚军的阵中,带起了一声声的惨叫或闷哼。

楚军射出去的箭矢却是很准确地落在推进晋军第一排的长矛之前。

什么意思?就是楚军的箭矢像是长了眼睛,每一支箭矢都准确无误地没碰到人,离晋军士兵恰好就是一杆长矛的距离。

看到那一幕的子囊完全懵逼了。

现在是什么岁月来着?是春秋中叶,更精确一点就是公元前563年。

当前的年月十足迷信,开战前的卜卦只是没刻意描写而已,不代表双方没很有仪式感的进行卜卦。

楚国这边卜了三次卦,三次都跟“吉”挨不上边,完全是上位者进行了暗箱操作,公布出去的答案是“大吉”而已。

当然了,并不是卜卦得个“大吉”就能等着胜利自己降临,纯粹就是上位者自己有个心理安慰,再来就是能更好的鼓舞士气,玩的就是“人定胜天”那一流派。

比较关键的是,有时候明明知道就是个“花样”,架不住玩得多了连自己都洗脑了呀!

子囊心里产生了不祥预感,有心让蒍以邓还是别打了,一想到自家老大不好伺候,硬生生又将到了嘴边的话给吞咽回去。

结果是,楚军第二波射出去的箭矢,又大部分射程不足,加深了子囊内心的阴影。

蒍以邓尽管知道是弓和箭的锅,也品出风向有问题,心里却是也出现了阴霾。

一样是在推进的两军还没有正式发生近距离搏杀,晋军这边仅有少量伤亡,楚军却是倒下了数百上千。

进入到近距离接触战之后,事情如子囊预料的那般,己方士兵面对晋军长矛手的长度优势,手里的战戈根本碰不到晋军,要被晋军长矛手利用“长度”一刺再捅,憋屈又被动到不行。

士鲂心里想道:“学阴氏果然是对的!”

没错,带头成规模武装长矛的就是阴氏,要说获得“版权”则没那个资格。

诸夏的历史很足够悠久,出现的武器种类多到不行,长矛这种兵器真不是阴氏的独家。要是弓箭手是韩氏独家也不对,只是韩氏创造出了那种“套路”而已。

范氏连阴氏的骑兵都想学,他们在跟伊洛之戎、陆浑戎和蛮氏交锋中一再吃亏,发现长矛兵对付骑兵很好使,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大批列装和研究相关的训练科目。

这不,长矛兵不但对付骑兵好使,打战列线一样占尽了便宜。

士鲂看到了什么,以为自己看错赶紧专注观察,发现自己没看错,低声骂道:“彼之母也!”

楚军弓箭手射箭了,他们根本就无视了误伤,凭感觉对战列线进行了覆盖。

箭矢就是一个死物而已,才不会去区分敌我,落下命中谁完全凭运气,刹那间战列线的双方士兵齐心破骂。

蒍以邓能说自己学的中行吴吗?

并且事态非常现实,楚军的战戈兵挨不到晋军长矛兵,以其让楚军战戈兵白死,不如让弓箭手无差别覆盖,对晋军长矛手造成死伤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