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你们在干什么呢?(第3/5页)

有了台阶,纪云汐就下了。

她朝纪明焱看了眼,收回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吴惟安笑着看着她的背影,对窗外的纪明焱道:“云娘为我搜集的药材。”

“哦哦,我来找你便是此事。”纪明焱直接一跳,坐上了窗台,“你什么时候去拿火翎鸟尾花?”

吴惟安指尖在檀木盒上轻扣,眼眸极深:“大概过完年罢。”

他如今身在翰林院,不好走开。

吴惟安还得好好谋划一番。

纪明焱非常担心自己被抛弃:“那你记得要带上我啊!不要落下我!我轻功也很好的,不比阿毒姐差!”

吴惟安一笑:“好。”

这纪家,总是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那夫人不用说了,这位六哥,也不是寻常人。

寻常人怎么认识那毒三绝的两绝呢。

*

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院外枝头的叶,愈发稀少。

吴惟安开始忙碌了起来,不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知从何时起,他已成为了翰林院的大红人,大学士们除了找纪明双外,也开始找起了他。

同僚有疑问,第一个想到的人也是吴惟安。

吴惟安耐心且细心,无论谁找他,他都一定帮忙,且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翰林院的大人们,搁哪都会无意间夸起吴惟安,都说这位探花郎啊,一等一的好才干。

正可谓人不可貌相,大器晚成。一年前,这位探花郎还是寂寂无名之辈呢。

而如今,他风头大盛,甚至比状元纪明双都更受学士们器重,俨然成为了书生心目的榜样。

和吴惟安一样忙的,如今还有吏部尚书纪明喜。

正值年底,对官员的考核任免一事,又提上了议程。

前几月,吏部有多闲。到了年关,吏部就有多忙。

大人们都恨不得长他个千只手,一天恨不得有一千个时辰。

他们不仅要过目上京城的官职评定,还要管各县各州的地方官员。

深夜,纪明喜还在吏部。

下属拿着份卷宗进来:“大人,今年各州共有三州知州位置空缺,您看看,这些人选可否?”

纪明喜拿过来看了眼。

这三州知州有一处,是知州上了年纪,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了。一处是做的不错,给调进了上京城。还有最后一处,是自己辞的官。

那便是青州。

青州位于江南富庶之地,山高皇帝远,老虎称大王。

如今自己请辞的知州,还是去年刚刚从上京城调过去的,圣上的意思,便是要管管青州当地老虎称王的局面。

也就是说,如今的青州知州大人,是圣上的眼线。

可这眼线过去不到一年,便请辞了。

这青州,水深得很呐。

其他两州的知州,纪明喜心目中都有好的人选。

可唯独这青州,纪明喜没法选,这还得问问圣上的意见。

纪明喜收了卷宗:“明日早朝过后,我去问问圣上。”

他看了眼外头:“不早了,都回罢。”

纪明喜收了东西,离开了吏部,回了纪家。

到了后才发觉,吴惟安在家中等他。

纪明喜疑惑:“惟安?”

这个妹夫,很少来纪家。

来的话,也是跟着云娘过来。

算起来,云娘嫁给他大半年,纪明喜都没有和吴惟安私底下接触过。

吴惟安朝他作了一揖:“大哥,能否借一步说话?”

纪明喜看着他,有些恍惚。

就一年不到的时间,这个妹夫变化有些大啊。

第一次见面时,对方还畏畏缩缩,一副上不了台面的样子。

可如今,他风度翩翩。谦谦公子,温润如玉。

而这中间的变化,都是潜移默化的,没人觉得他这般变化有何不对。

且近来,纪明喜常常从各处听到吴惟安的名头。

甚至不少大人都和他说,可以考虑考虑吴惟安,他真的不错,可以给吴惟安一个实职,让对方报效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