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苍天何苦(第3/11页)

“我知道。”

叶秋环视周边,春风过野,碎草纷飞,天地回春,隐约可闻虫鸣叶哗,田野中的白骨枯木也将化作新人新芽。

这长达两年的大旱,饥毙百万的灾荒;这席卷天下,动荡社稷的大乱,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不过是一次偶然的变幻,一次小冰河期的温度反复。

换而言之,是最微不足道的一次意外。

当然,那时的他是不知晓的。

此刻的少年道:“但我想要继续追随先生。”

掘井微微一愣,然后笑道:“那便跟上吧。”

涌泉军解散的原因,自然是盛州不再大旱,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领袖掘井先生并没有打算放弃那样的生活方式。

“盛州地处中原富饶之地,大旱自然死伤众多,但反过来想,倘若西北久旱之地有口泉眼,是否就能开垦许多荒地,活命众多?”

“我有这番本事,就当做些事才行!”

叶秋还记得掘井先生侃侃而谈的模样,那个削瘦的男人目光明亮,并没有打算就此止步,既然此地不旱无需相助,他便去旱地救人,归根结底,他既然有这番寻地脉,开泉眼的本事,就该用这本事去助人。

如若不是掘井先生的这个个性,涌泉军也组建不起来,而如若不是掘井先生的这个个性,涌泉军也不会解散。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打算把一生都花在挖井上的,既然能活命了,又何苦像是过去那么辛劳?

叶秋向往掘井的生活方式,他不甘平平无奇的死去,即便是丑陋地挣扎,手足扭曲地刨土也不愿意寂静地接受那结局,这一团始终不肯熄灭的心火灼烧在他的胸腔,令他可以忍耐一切艰苦折磨。

——但能在掘井的中途死,在帮助其他人的时候死,或许也无愧于此生。

心火心甘情愿地愿意被井水熄灭,所以叶秋追随掘井先生,跟着他前往西北。

这一跟,便是七年。

七年时光,追随掘井先生的人有的离开,也有加入,他们在西北旷野上打通了二十三口间歇泉眼,开了四口绿洲井,活人不计其数,被无数西北漠民崇敬供奉为再生恩人,甚至已有生祠建立,供奉其名。

离开的人,大多都是因为如此,既然已经被漠民奉为上宾,又何必继续在这荒漠中饱经风沙?

当然,也有人想要抓住这一支掘井人,令他们只为自己掘井,但因为种种因缘,他们都没有成功,掘井人仍在掘井。

七年的时光,不过一晃而过,少年已经成为男人,叶秋仍然追随在掘井先生左右,也在对方的指点下学会了所有寻地脉,辨天气,掘井探脉,开山卸岭的异术。

“先生。”

行走于荒漠,寻觅这沙海地脉水眼所在时,叶秋总会忍不住询问掘井几个问题,而这次的问题尤其的大:“我实在是有问题不懂。”

掘井道:“问吧。”

而身材高大,眉眼间已见坚定的叶秋思索了一会,后道:“您这异术,不仅仅是能开泉眼,更能更替地脉,易天之气,说是可以呼风唤雨也不为过……我是为了追随先生,因为追随先生能心安,所以才一路至此,不辞辛劳。”

“但先生真的甘心吗?明明有如此不凡的神通,却只是掘井,明明想要救人的话,成了国师,成了一方守护,乃至于成了……成了皇帝,岂不是更加方便,更加快捷?”

“我等在这西北之地奔走七年,救人最多十几万,再多再多,也不可能过百万之数,而这天下纷乱不休,战火不止,如若不去平定平息,必然生灵涂炭,毙命千万不止!”

“可倘若能平定天下,能广传此法,让天下不必久旱,让四方风调雨顺,岂不是活人亿亿万万,更甚我等于此掘井?!”

他平日疑惑已久,不吐不快,一吐便是连珠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