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车窗上的人脸(第2/5页)

“扔回去。”窦大眼断然道,“它的死跟咱们没关系,咱不要多管闲事。”

云松说道:“福生无上天尊,窦施主此言差矣。”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俗话说人死如灯灭,死者为大,咱们既然碰上了就该带上岸去交给巡捕,让他们去确定死者身份,到时候有冤情就解冤情、是仇杀就抓仇人,这也算是一桩阴德。”

窦大眼哂笑道:“道长你慈悲为怀,这是让人钦佩的美德,不过这些小鬼子不用管,沪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东洋小鬼子,他们这玩意儿多的很,死点也是好的。”

“行了,把这水漂子扔下去咱们赶紧上码头,不在水上吃饭了。”

经历这件水中浮尸之事,一行人压根没有胃口。

他们的帆船靠上码头。

一个繁华而混乱的世界呈现在云松面前。

大浦江的码头是一个小社会。

这里三教九流、人员复杂。

有挑着担子喊着‘好鲜云吞’的商贩。

有在秋风中光着膀子流着汗的扛包汉。

也有叼着烟斗、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的文明人。

有小火轮拉响汽笛轮番有序的靠上码头,也有大小船只正在发船离开。

云松他们的船刚靠上码头,一群壮汉横眉怒目急匆匆杀上来。

大笨象做好开打准备,然后引得窦大眼哈哈大笑:“干什么干什么?他们是来讨生活的。”

果然,汉子们蜂拥而至嚷嚷起来:

“老板,我们和胜记的兄弟都是有力气的……”

“用我们,我们大兵帮全是当过差的,能吃苦耐劳……”

“我要价低、老板、大爷、掌柜的,找我吧,今天还没有开工,眼看家里头连晚上的嚼谷都没有赚上……”

窦大眼大声道:“瞎了你们狗眼,我们的货用得着你们来卸?你们插得上手吗?阿二阿三,竖旗!”

一面大旗顺着桅杆升起,云松曾经看过的那副对联又出现了:

八百里江河,恩波及沪;数千年真教,大道通天!

看到这面旗子围上来的汉子满怀敬畏的赶紧让开。

不远处有几个汉子正在掰手腕较劲,看到这面旗升起他们纷纷起身赶来:“咦,这是咱们的哪艘船?”

窦大眼一脚踢起一块木板飞向他们。

当头汉子劈手将木板砸碎,他瞪眼一看,面露惶恐:“呀,是的大眼哥回来了!大眼哥你可回来了!”

“快回去跟掌教汇报,大眼哥回来了!”

“大眼哥、大眼哥,你们怎么在这艘船上?张舵主呢?”

窦大眼一改之前在云松面前的憨厚朴实,他手背腰后、面目严肃,开口声音威严有力:

“闭嘴!这种地方你们胡言乱语什么?都忘记帮规了吗?”

汉子们打了个哆嗦,有人谄媚地笑道:“大眼哥您别生气,这一趟你们走的太久,哥几个都担心你们呢,所以如今看见了您难免就兴奋了。”

窦大眼给阿二阿三使了个眼色。

阿二走到云松跟前说道:“道长,您诸位跟我来,我来给你们安排吃住。”

阿三则对着船老大说道:“你领着伙计们跟我走,我带你们去四马路好好耍一场。”

船老大和船工们闻言受宠若惊:“四马路?我们能进四马路?”

沪都有四条很出名的马路,分别叫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和四马路。

其中四马路名声独特,这条马路东西相向,它东段是报刊、书籍的出版中心,每天都有名记、作家、文化分子云集。

与之相邻的西段却是名妓坐家等待采花分子去宠幸,这里拥有全沪都最卓绝的风月场所,号称是沪都第一红灯区。

这是沪都青楼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一条四马路,莺歌艳影的青楼女子与当代最先进的文化出版业纠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