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吃完早饭上幼儿园(第3/4页)

大家也都是带上了一部分,各自铺子里的东西,要去摆摊的地方试一试,看看那边摆摊是不是可行。

看到苏记的一家人,大家自然也都是主动跟这一家人打招呼。

“荣叔早啊,一帆你们这是一起去送若若啊?”

“真的是好温馨啊,一家人一起送若若。”

“冯大厨,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那边摆摊啊?”

“对啊,冯大厨,我们可都是很期待,你们过去摆摊,然后给我们带动一些生意啊,不然我们这些东西可带动不了啊。”

看到了冯一帆,大家很自然就想要问,他什么时候过去摆摊?

冯一帆推着岳父一边和大家同行,一边回应:“我们要等周六才过去的,主要是一些东西需要准备一下。

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那些习惯来老街光顾大家的客人,肯定早就知道改建的消息,而且摆摊的地方距离这边也不远的,所以大家肯定会过去,所以生意真的是不用太担心。”

话是这样说,但有些人也还是会或多或少有些担忧。

“说不担心是假啊,毕竟那边环境和很陌生的。”

“是啊,而且那边现在也不成规模。”

“还有一些以前老邻居搬去了其他地方的,所以那边的生意真的不好说。”

“可不是,我们留下来的铺子,虽然各家都有各家特色,但是没有了古街衬托,我们的特色就显得不那么有特色了啊。”

这么一路走来,看得出来留下来的商铺老板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担忧。

这些留下来的老板,或是铺子本身是自己早就买下来,或是和铺子房东签了挺久的协议。

可以说,这些老板之所以留下来,一方面是看在苏记不会离开,另一方面也是有一定客观原因在,并不表示留下来的老板们真的对前景看好。

相反,现在去那边摆摊,大家对前景其实并不是很看好。

所以大家才会把希望寄托在苏记,寄托在冯一帆身上,希望他早点过去摆摊,能够带动那边的客流和生意。

这其中,有几家做小吃生意的老板,对冯一帆过去是尤其期待。

一家老式手工麦芽糖的铺子老板,很认真对冯一帆说:“冯大厨,你们还是早点过去,我们真的都挺需要你给我们带动一些生意的。”

另外几家做小吃生意的老板也都说:“对啊,我们可都指着冯大厨你的。”

这段时间,苏记生意的火爆,将整条古街的人流拉动起来后。

获利最多的便是这几家小吃生意的铺子。

其中以王翠凤家的米酒,和一家做各色炸串小吃的铺子,算是苏记带动人流获得最大好处的两家铺子。

尤其是那家各色炸串小吃铺子,因为苏记后来排队严重,很多食客排队同时,会在他家买些炸串,可真的是让他半个月里生意很火爆,每天的销售也都是翻了好几倍,真是让老板都没有想到。

正因为出现这种情况,老板也是非常果断放弃搬走的想法,决定留下来等古街改建结束。

其他一些留下来小吃铺子老板,也都是相同的想法,希望可以借苏记影响力,依托在苏记的周围做生意。

冯一帆对这些老板的心思很清楚,他也不去点破,因为确实古街以后的繁荣,也是需要这些人的,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把古街变得更加吸引人。

不过现在看到几家老板都在,冯一帆笑着提醒一句:“各位老板,其实我觉得,在我们摆摊的这段时间里,大家应该多想想如何把自家的东西做得更好,只有味道更好了,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人。

我明白,大家都希望苏记带动我们古街的生意,但苏记一家力量有限,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古街变得更繁荣。”